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策略
许微
吉林省扶余市实验小学 131200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从直观形象思维缓慢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候,此阶段对他们数学思维的培育起着关键作用,数学身为一门逻辑性与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如何让低年级学生更出色地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成为教学的核心要务,有效的思维打造不仅可提高学生当下的数学学习水平,更可为其今后学习和生活奠定稳固思维基础,让其在碰到不同问题时可以运用数学思维去分析处理,这对于深入探索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里学生思维的培养策略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活形象思维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由直观形象占据主导,他们生来就对色彩多样的画面、生动鲜活的故事以及互动性良好的游戏等元素有亲近感,创设有趣情境可把抽象的数学符号、枯燥的数学概念变成能触碰、能感受的具体场景,让学生在全身心投入的体验之际自然形成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这种转化正好契合学生把具体形象当作主要认知载体的特点,又可缓解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陌生感与距离感,让思维在多样的具象支持下自在开展。
例如,在为学生讲授“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可设置“图形王国大冒险”的情境,在未来阶段的课堂之上,教师凭借多媒体展示一个俊美的图形王国,里面住着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各式各样的图形居民,教师讲述:“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去图形王国开启一场探险,在这个王国里,每个图形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和特点,我们首先碰到了三角形居民,它有三条直直的边和三个尖尖的角,像我们的红领巾一样。”之后展示不同样子的三角形图片,让学生去观察,找出生活中类似三角形的物件。跟着碰到了正方形,“正方形可守规矩啦,它四条边一样长短,四个角都是规规矩矩的,咱们教室的窗户、书本封面有很多都是正方形哟,” 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置身轻松愉悦的氛围氛围里,对各种图形的特性有直观且透彻的认识,着实激活形象思维,能更顺畅地分辨与理解各类图形。
二、强化实践操作,锻炼逻辑思维
实践操作是贯通数学知识抽象性与低年级学生具象思维的重要桥梁,能为思维发展提供稳固的动作后盾,学生在开展动手操作期间,得严格依照既定的操作规程,精准把握各步骤的先后顺序,这种有序性训练可在潜移默化里渗透逻辑推理观念,通过接触、拼摆、拆离、聚合等一系列具体动作,抽象的数学关系可变换成可直接觉察的操作结果,推动学生逐步搞清“为什么要这样行事”“这样行事会有什么结果”等内在逻辑,操作实施后的反思与语言传达,更能推动思维从具体动作表征朝清晰的语言表征转化过去,助力学生在持续总结期间慢慢形成有条理、有依据的思考模式。
例如,当进行“10 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的时候,教师备好充足数量的小棒,未来正式上课的课堂上,教师把问题提出:“小明有 3 根小棒,小红又给了他 2 根,小明现在一共拥有多少根小棒了呀?”让学生用小棒实际摆一摆,学生先拿出 3 根小棒用以代表小明原有的小棒,接着添上 2 根,然后去数一数,总共是 5 根。跟着教师引导:“倘若小明有 5 根小棒,给了小刚 3 根,还剩下几根呢?”学生又开始操作,把5 根小棒中的 3 根拿走,得出还余下 2 根,经过多次这般的实践操作,学生在实际动手的过程里弄懂加减法的含义,体会到加法是把两个部分合为一体,减法就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以此建立起加减法运算的逻辑概念,不仅可以强化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更清楚地探究数量之间的增减关系。
三、巧用问题引导,促进创新思维
问题设计质量直接左右着学生思维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从低年级学生的角度看,富有启迪性的问题可切实打破“标准答案”的思维牢笼,开放性问题为学生赋予了多元思考的空间,让他们无需局限于单一方式,可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思维的洒脱自在。教师借助由浅至深的递进式提问,指引学生从数量、形状、关系等各个维度展开思考,鼓励他们拿出“不一样的点子”,并检验这些想法的合理性,在探求多种解决方案的过程之际,学生能真切体验到思维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这种训练不仅可强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更可培养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的创新理念。
例如,学习完“认识人民币”以后,教师设计出一个购物情境方面的问题:“假设你手里有10 块钱,去商店买文具,铅笔1 块钱一支,橡皮 2 块钱一块,笔记本 3 块钱一本,有哪些不同的购买组合能刚好把10 块钱花完呢?”在未来的课堂上,学生们立刻积极开动脑筋,一些学生说可以去买 10 支铅笔;有的提到买 2 本笔记本与 2 块橡皮;也有人说能买 1 本笔记本、1 块橡皮以及 5 支铅笔等多种组合情况。教师勉励学生大胆表达个人想法,然后对不同组合进行研讨和分析,采用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手段,学生从不同方向琢磨怎样组合商品以契合金额要求,冲破常规思维的牢笼,在探求多种答案的进程里面,创新思维获得有效推动,掌握运用已学知识灵活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给出独树一帜的解决途径。
结语: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任务,要求教师深入把握学生的思维特性,恰当运用多种教学举措,采用创设趣味情景激活形象思维,让学生在活泼的场景中感知数学内涵;借助实践操作锻炼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数学逻辑;妙用问题引导带动创新思维,带动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多种策略一起协同发力,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思维成长环境,渐渐增进学生的思维水平,为其数学学习直至未来的全面发展铺筑坚实路基,助力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肆意畅游,持续推进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魏蕊莲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14):65- 67.
[2] 黄良玉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 9(6):112-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