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硬泡聚氨酯保温板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作者

冯力文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0067 北京市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对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硬泡聚氨酯保温板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外墙保温系统中。硬泡聚氨酯保温板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保温效果和使用寿命。本文将详细介绍硬泡聚氨酯保温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以期为施工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硬泡聚氨酯保温板;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1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施工概述

在建筑保温领域,硬质聚氨酯泡沫的施工方式涵盖了喷施法、灌浇法、粘接法以及干挂法等,这些方法被广泛采用,尤其是喷施法更是普遍。实施喷施硬泡聚氨酯作业时,需借助专业设备,按比例将黑料与白料从喷枪口喷出并迅速均匀混合,随即迅速发泡,形成无接缝的聚氨酯硬泡保温层附着于外墙基层。在聚合物表面涂抹抗裂砂浆,以保护饰面层。在喷施聚氨酯保温施工中,常用的外部装饰材料包括涂料、面砖及干挂板等。此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在施工现场直接喷施,形成连续的保温层,既确保了施工品质,也增强了防水效果。此外,喷施硬泡聚氨酯的施工技术适用性广泛,能适应各种形状和部位的保温需求,便于对热桥进行处理,与墙体基层实现无缝粘合,增强整体强度,无需额外锚固措施。硬泡聚氨酯材料还便于运输,可实现连续喷施,施工效率高,且便于修补,同时兼顾了保温和防水等多重性能。

2硬泡聚氨酯保温板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1基层处理

在启动外墙保温系统施工前,需利用钢丝刷将墙面的浮尘及泥土清理干净,针对墙面不平整之处,使用锤击或铲除手段处理,对于墙体上的洞穴及其他凹凸不平位置,则应用粘结剂或抹面砂浆进行填平作业;依照设计规范施涂界面剂,确保涂抹均匀无遗漏,待其干燥后,执行防水砂浆找平处理,对整个楼面均匀涂抹一层10毫米厚的防水砂浆(分层次施工),保证墙体修补后的平整度和垂直度达到保温材料粘贴的标准。

2.2保温板的粘贴作业

隔热板材在施工时需采用相匹配的界面处理剂进行表面处理,利用滚筒将调配好的界面剂均匀地涂覆于隔热板材与墙体基层及表层相接的两侧,至少涂覆两次,确保界面剂覆盖完整,之后放置待干;在界面剂表面干燥但未固化前,使用抹刀在隔热板材上涂上一层粘结剂;安装板材时,建议依照水平方向逐一铺排,上下板材应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200毫米,且拼缝不可位于门窗的角落位置。在阴阳角处需进行特殊处理,凸出的阳角部分不涂粘结剂,并需遵守以下图示规范。墙边角落的保温条短边长度应不低于300毫米;板材的粘贴方式可选择点状或条状粘贴法,当地基平整度不佳时,建议使用点状粘贴法,确保有效粘贴面积满足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规定,同时硬质聚氨酯板的粘贴面积不得低于50%。1)条状粘贴法:用锯齿形抹刀将粘结剂涂于隔热板表面,再从下往上将其粘贴至墙体基层;2)点状粘贴法:用抹刀将粘结剂均匀涂于板材边缘,并在板面形成均匀的粘结点,同样从下往上粘贴板材。6.在粘贴板材过程中,应轻柔且均匀地施压,同时使用托线板检查表面平整度,每粘贴一块板材后,用2米长的靠尺将相邻板面拍平,并及时清理板边溢出的粘结剂,确保板间无多余粘结剂;7.板材拼接应严密,若缝隙宽度超过2毫米,则需使用相应厚度的隔热板片或发泡聚氨酯填充,若高差超过1.5毫米,则应取下硬质聚氨酯板重新粘贴;8.对于不规则部位,可现场裁剪隔热板,确保裁剪面垂直于板面;9.外墙隔热层的设置应与女儿墙隔热层保持连续,平面隔热材料应覆盖立面隔热材料。

2.3粘贴防火隔离带

1.建筑周围应设置连续闭合的水平隔离带,其位置应位于门窗开口之上(特定区域建筑安装位置需高于楼层外窗顶端至少500毫米),且其下边缘与开口上沿的距离不得超逾500毫米。若无法实现封闭,则需设置竖直隔离带,并向下延伸至散水或与水平隔离带连接;2.若窗口上沿高度不一,开口上沿至隔离带的距离超过500毫米时,隔离带可局部设计为上凸或下凹形态;3.在采用粘贴法安装隔离带时,应与粘贴保温板的工作同步,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施工。粘贴隔离带使用的粘合剂应与粘贴保温系统的材料相同,确保隔离带与基层全面粘合,并采取额外的锚固措施,锚栓间隔不应超过500毫米。每条隔离带的宽度不宜窄于400毫米。隔离带之间及其与保温板之间的接缝需紧凑,超过2毫米的缝隙应用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保温材料填补。隔离带的接缝应与上下保温板的接缝错开,错开距离至少200毫米。当隔离带紧邻窗口上沿时,其拼缝与门窗侧边的错开距离不应少于150毫米。

2.4锚固件固定

保温板粘贴完成后的24小时方进行锚栓的安装作业;利用电动锤钻或冲击电钻在预定的锚栓位置对保温层进行打孔,随后植入锚栓。所使用的钻头直径需依照《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参照表5.4.12-1执行,若基层墙体材质为加气混凝土,则禁止使用电动锤钻和冲击电钻进行打孔。钻孔深度需超出锚固深度10毫米,并且旋入式锚栓的安装应避免采用敲击方式。锚栓的布置应按照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均匀设置,推荐采用梅花形排列。锚栓长度应保证不低于有效锚固深度、墙体找平层、粘结剂层、保温材料层以及底层抹面胶浆层的总和,针对混凝土基层墙体,锚栓的有效锚固深度不得少于35毫米(本工程规定为50毫米),而其他类型基层墙体的锚栓有效锚固深度则不应小于50毫米。在防火隔离带的保温板上,应利用锚栓进行辅助固定,选用金属制钉锚栓,并确保锚栓能够压紧隔离带的增强网。锚栓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500毫米以内,且锚栓与保温板端部的距离不应超过100毫米。

2.5抗裂砂浆及网格布施工

1.保温板粘贴后24小时,且经过检查确认无误,方可开始抹面胶浆的施工;施工前,若保温板需界面处理,应涂覆界面剂,使用乳液型界面剂时,应在半干状态下施工;2.隔离带与系统保温材料上使用的抹面胶浆应一致,确保抹面胶浆能完全覆盖保温材料和锚栓;3.抹面胶浆按产品说明书的配比准确计量,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每次配制的量应在60分钟内使用完毕,逾期不得继续使用;4.抹面胶浆均匀涂布于板面,涂覆厚度保持在2至3毫米;5.在抹面胶浆的可操作期内,将玻纤网格布压入其中;玻纤网格布应由中心向外均匀铺设,遇到搭接时,搭接宽度需大于100毫米;6.玻纤网格布的搭接位置与隔离带间距应不少于200毫米;7.阴阳角应用角网增强,角网应位于玻纤网格布内部,避免搭接;8.底层抹面胶浆未完全固化前,进行表面抹面,厚度约为1至2毫米,以刚好遮盖玻纤网格布为宜。抹面胶浆表面应保持平滑,玻纤网格布不得露出。整体抹面胶浆厚度应控制在3至5毫米范围内,特别是门窗洞口上方及两侧200毫米区域,砂浆厚度不应小于5毫米。

结论

在硬泡聚氨酯保温板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从材料的选择到施工工艺的执行,再到最终的验收,都需要我们严格把关。施工前,应确保所选保温板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无破损、变形等问题。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保温层的均匀性和密封性。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硬泡聚氨酯保温板的施工质量,为建筑物的节能降耗和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范文奇,李欢.异型结构混凝土喷涂聚氨酯硬泡保温施工技术[J].云南水力发电,2023,39(10):49-52.

[2]姚永章.聚氨酯硬泡保温涂层在高铁桥墩冬季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22,(0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