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挖掘”几何

作者

夏莉琼

平口完小 邮编:413500

摘要:几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数学中的难点部分。教师在进行几何教学时如何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是教师的关注重点,也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教师有必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几何的知识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清楚的了解和掌握几何的内容以及表达形式,进而提高几何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教师不仅要将关注重点放在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要关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日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石。小学生处于稚嫩的状态下,其知识水平以及认知能力都处于初级状态,因小学数学中的几何的知识点极具抽象化以及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和把握几何知识,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几何知识失去兴趣,大大的降低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几何教育的质量,所以这时就迫切的需要教师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展开有效的教学。

一、巧用多媒体,提升几何知识教学质量

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将静止的几何知识点转为动态的,促使教师的教学生动有趣。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教学以此来降低学生与几何的距离感。其次,为了保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激发学生对几何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同时将静止的几何知识以及安静的课堂气氛带动起来,使学生的精神状态一直处于亢奋的状态,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提升几何教学质量。然而多媒体技术,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将课堂动态化的平台,如,教师可以把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动画形式呈现以及把静态的知识通过视频和图片的方式演示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能力,进而提升了教师多学生进行几何教学的质量。

二、利用实验操作,经历数学演绎过程

要想使学生对几何知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最有效果的方式就是学生进行亲手操作实验,从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三方面入手,将几何的知识点真正的在学生的脑海里扎根,教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摆、折、剪、制作、绘画等进行实践,以此加深对几何知识的了解,当学生对几何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时,教师就可以逐渐的引导学生进行几何的教学,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激发其感情的共鸣,从而勾起学生学习几何的欲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把关注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还要挖掘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步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有效的吸收几何知识同时能灵活的运用学到的知识点,进而实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

如:在《图形的运动》这节课中,首先教师进行基础知识点的讲解,然后抛出问题“图形的运动有几种?分别是什么?”“说说每种图形运动方式的意义和特点”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得出的结论记录在本子上。其次,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每一种图形运动的过程,并且讲述其区别是什么?让学生先自己进行思考随后进行小组讨论。

在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亲自操作进行几何图形轨迹的绘画,加深了学生对于几何知识点的印象,同时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且讨论,提高了学生的独自思考能力。

三、加强课后练习,引导学生知识点应用

教师对学生进行几何基础知识点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这些理论知识为学生日后学习更高深的几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并且掌握几何的基础知识点后,给学生开展相对应的课后练习,通过进一步的练习达到巩固学生学习的几何基础知识点,同时,学生在进行课后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能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若有不够了解的地方教师也能及时的为其进行讲解,对学生进行巩固和强化。在教师具体实施练习时,可以利用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让学生以“不变”变“万变”,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还能使其真正的掌握几何知识点。除此之外,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格外关注学生有没有因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存在很多相似的知识点而产生思维混乱,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相似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反复课后练习并让其在完成练习时明确每个知识点的相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记录在本子上,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还能够提高教师几何教学的教学质量。

如:在《图形与几何》这节课中,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梳理平面图形的周长以及面积的公式,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几个填空,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公式是怎样演变出来的。学生掌握这些公式的演变过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理解,而且还能加强对于几何图形的记忆,进而减少其在进行计算中产生错误。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的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梳理图,让学生比较系统理解几何知识,最后,针对本节课进行加强课后的练习。

1、把一根18cm长的铁丝折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铁框,铁框一边长(   )cm,若折成一条腰是5cm的等要三角形铁框,铁框底边长(  )cm,

2、在长度分别20厘米、10厘米、10厘米、8厘米的四条线段中选择三条围成一个三角形,围成的是(   )三角形,它的周长是(   )厘米。

四、掌握了解学情,构建情境设计

在教师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作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情感需求,综合的考虑学生的知识的积累、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因素。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为创设富有想象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师构建的情境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以及想象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效率。

如:教师在进行《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考察,基于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进行比较和分析,促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的同时巩固了之前学习表面积的知识点,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剖析,教师可以从一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复习之前所学的知识点,预习即将学习的知识点

2、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小组竞赛,赢得一方获得奖励

3、将生活与知识点有机融合

教师通过进行掌握了解学情,构建情境设计,掌握几何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到日常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涉及了几何知识,从而使学生明白几何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对几何的浓厚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

结束语:总之,几何教学对小学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通过培养学生几何思维能力的,对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为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几何相应的知识点提供了优质的条件以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几何教学的发展。

参开文献

[1] 黄贤德.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策略探析[J]. 华夏教师,2022(1):75-76.

[2] 黄仁豹. 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的优化策略[J]. 教师,2022(11):39-41.

[3] 孔雪梅. 小学数学几何认知探索[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