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历史类图书市场走向分析及策划建议
萨如拉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10
引言
新时代出版肩负着文化新引领、文化新创造和文化新繁荣的历史使命。随着图书出版领域的发展,大数据逐渐成为历史类图书策划出版的重要工具,促进了学术与大众壁垒的打破,有效支持出版社在数字洪流中守护历史研究严谨性、实现文化价值有效传播。为了以高质量图书出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历史类图书出版应明确大数据背景下历史类图书的市场走向,根据市场需求、历史图书特点优化选题、策划与出版工作,推进历史类图书出版繁荣,促进文化传播、文明传承。
一、大数据时代下历史类图书市场走向分析
(一)大众化、通俗化图书受欢迎
在大数据时代,严肃的历史学术著作不再是主流,面向普通读者的、故事性强、文笔生动、视角新颖的历史读物更受欢迎。历史类图书从“庙堂”走向“人间”,历史知识也走出象牙塔。这种转变主要源于读者阅读动机的转变与读者群体的扩大,一方面越来越多读者以满足个人兴趣为需求阅读历史类图书,并期望从中寻找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史为鉴”地获取生活启发,另一方面读者群体逐渐从传统成年读者扩展到青年、女性读者、中老年读者等,且不再局限于高学历人群。
(二)微观史、生活史图书兴起
在数据与读者需求变革的双重驱动下,历史类图书市场中的微观史、生活史领域的内容逐渐从学术研究走向大众阅读,成为历史类图书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种走向下,读者需求开始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体关怀,开始渴望更加具体、更人性化、更能产生共鸣的历史体验,其关注点也下沉至个体命运、日常生活、社会风俗、边缘群体等微观层面。在这种需求下,通过小人物故事折射大的时代变迁,关于特定职业、家庭、物品、疾病等的历史书籍受到欢迎。比如,在历史类突出由宏大叙事转向具体人物、特定事件细节、日常生活史、社会风俗史、物质文化史等的背景下,人们在历史类图书阅读中更加聚焦“边缘”历史热点,出版社也开始运用市场“热点”驱动选题。
(三)视觉化、多媒体形式普及
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等作出重要部署,为推动出版业融合发展、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时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AR 技术与出版业深度融合,出版社开始将数字化和融合出版作为主攻方向。比如,电商平台的“猜你喜欢”、豆瓣历史类小组的热议话题、微信读书的阅读行为分析等逐渐成为读者发现历史类图书的主要途径。同时,基于媒体特点,历史类图书与高质量的历史图片、地图、图表,以及影视、音频、新媒体等的联动逐渐加深,让热门历史纪录片、播客、短视频等成为带动书籍销售的重要载体,“影音导流”效应明显。
(四)跨领域融合逐渐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大数据背景下,历史类图书正突破传统出版边界,通过与影视、科技、体育、文旅等领域的深度交融,构建出全新的知识消费形态,“活”了起来。比如,影视反哺出版、AGC 融合新形态、文博文旅融合、企业定制出版等均是大数据背景下历史类图书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具体而言,《甄嬛传》热播促使《清朝后宫制度考》成为现象级畅销书、瑞幸咖啡推出的《宋代点茶文化》联名套装、三国志系列游戏官方授权《武将风云录》等均是历史类图书跨领域融合深化的表现。
二、大数据时代下历史类图书策划建议
在大数据时代下,出版社应基于历史类图书市场“大众化、通俗化图书受欢迎”“微观史、生活史图书兴起”“视觉化、多媒体形式普及”以及“跨领域融合逐渐深化”的趋势,从图书选题、营销与出版三个方面进行图书策划。
(一)以数据驱动图书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的重要环节。在大数据时代,出版社应以数据赋能历史类图书选题策划创新,切实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促进图书出版创新。在选题策划中,出版社应注重整合搜索市场趋势信息、社交媒体话题热度、在线书评、竞品销售数据等,运用大数据识别市场需求、监测市场热点、分析竞品表现,结合历史数据和实时市场信号指导选题策划,提升选题的精准性、科学性。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出版社可以基于大众化的出版理念,走通俗化、精品化的畅销书出版路线,强化历史题材图书选题和内容把关,选择贴合时代热点、符合新的国际话语体系的历史作品,并在保证学术严谨性的基础上,以引人入胜的叙事、新颖独特的视角、贴合现实的关切赢得读者长久喜爱,满足大众理解过去、洞察现在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立足新媒体特点创新营销方法
大数据的发展促进了图书营销方式的创新。出版社进行历史类图书营销应坚持渠道下沉、线上为王,以线上平台为主战场,构建线上营销渠道,不仅要用好当当网、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促进渠道下沉,也要积极嵌入 B 站历史区 up 主、知名历史学者微博、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听书平台、荔枝FM 等。比如,在嵌入微信公众号平台中,可以通过识别拥有相似阅读兴趣的用户群体组织社群化运营,在社交媒体、读书社群中进行精准投放和互动营销,开展组织线上读书会、问答互动、史料分享等活动。在构建线上营销平台的基础上,出版社即可基于数据开展精准定位与个性化推荐,综合电商购书记录、阅读 APP 行为、社交媒体等数据,构建多维读者画像,基于画像进行历史类图书精准推荐,提高营销转化率,促使历史图书营销逐渐从“大众营销”向“精准营销”“个性化服务”转变。最后,为了实现营销创新,一方面,出版社应注重历史类图书语言风格的口语化、网络化,采用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表达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另一方面,出版社应强化图书的故事性与情节化,讲历史实践、历史人物以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比如,出版社可以聚焦漫画、图解、电子书、有声书、历史课程等历史类图书新形势,打造“轻历史”形态,为读者带来更加生动的学习体验,满足人们碎片化阅读需求,
(三)以跨领域融合拓展商业模式
立足大数据背景,出版社应突破传统出版边界,通过与教育、旅游、文博等行业深度融合,开发整合性知识产品和服务,构建全新商业路径,切实创造多元价值。以跨领域融合拓展商业模式一是可以深化内容形态融合,打造立体知识产品;二是可以深化文旅融合,构建沉浸式体验场景;三是可以深化与教育体系融合,有效切入 B 端市场;四是可以进行 IP 全产业链开发。比如,《明朝那些事儿》等热门历史图书便通过向影视剧、动漫、游戏、文创产品等的转化,形成 IP 产业链。
结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的发展为历史图书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大数据时代,出版社应明确历史图书出版“大众化、通俗化图书受欢迎”“微观史、生活史图书兴起”“视觉化、多媒体形式普及”以及“跨领域融合逐渐深化”的趋势,以数据赋能选题策划、营销出版理念与方式革新,让历史类图书出版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出版社也应主动应对大数据时代图书出版领域跟风出版与同质化、过度娱乐化、深度与碎片化、营销依赖渠道变革等挑战,以促进图书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聪聪 . 历史类图书:热度逆势上升,机构投入加码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2023-12-15 (007).
[2] 李春燕 . 历史类图书选题策划与市场定位新方法探析 [J].新闻文化建设 , 2024, (22): 120-122.
[3] 章宏伟 .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故宫出版新篇章——从图书出版到文创融合 [J]. 出版广角 , 2024, (07):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