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小学生绘画表现与心理状况的关系

作者

刘丽华

云南省安宁市宁湖小学

摘  要﹕绘画作为一种造型手段和艺术形式,是人类心智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同时也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小学生有他们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方式,他们的绘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活动。小学生的绘画作品所传达的信息与他们的心理情感的状况关系密切且表现明显。笔者运用学科教学理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小学生的绘画表现与他们的心理情感之间的关系。

关键字﹕小学生;绘画;心理

由于小学生年龄通常处在七岁到十三岁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具有特殊性而不像成年人具有完整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时候孩子们常常可以通过画画的方式把自己的情绪和心理以及想法表达出来,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孩子们描绘的画面来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情感的发育情况而给予正确的引导。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即使画的同一题材同一主题,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甚至同一性别年龄但处于不同生活环境的孩子都会使用不同的构图和不同的线条和不同的色彩而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而我们从这些画面恰恰可以窥探出孩子们内心的心理和情感状况。孩子们的心理情感常常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变得极端起来,或是被压抑起来,久而久之,便会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发育,严重的则会形成心理畸形。所以,小学的绘画课程不单单是教孩子们如何欣赏绘画作品如何创作绘画作品如何使用各种绘画技法,而且可以通过绘画课程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塑造孩子们的品格进行美育的同时窥探孩子们的心理状况及时引导使孩子们的心理情感朝健康的方向发展,还可以发现和发掘孩子们的在某些方面的兴趣和潜能。

一、如何从小学生的绘画作品中发现他们的心理特征。

1.显性画面:指直接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我在布置学生们的假期作业时,要求他们画一幅自己的假期生活的绘画,收到了一幅特别的作业。这张画中,画了一个穿着紫色裙子的小女孩站在窗前,双手捂着脸,墙上有一个挂钟,两侧画着黑色的窗帘,下面写了两个红色的文字“孤独”。于是我就叫来了这位同学向她询问她画中想要表达的意思。她告诉我说,她爸爸妈妈平时上班很忙,经常留她一个人在家中,又没有一起玩耍的伙伴,她感到很孤独。我心里一怔,觉得应该与她的父母交流一下,希望他们能和自己的女儿多谈谈心多陪伴自己的女儿。后来,通过家访,情况大为改观,小女孩告诉我说,她有很爱她的爸爸妈妈,还有很多好朋友,她再也不感到孤独了。

2.隐性画面:指多用抽象的线条、符号、色彩及构图来反映个人的内心世界。

处在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的绘画作业在色彩方面的表现为对色彩的感性认识,非常喜欢使用红黄蓝的纯色,对所画物体的颜色使用上也停留在物体的固有色上。比如,太阳是红的,月亮是黄的,天空是蓝的,树是绿色的等等。在构图以及物体造型上也处于感性认识,有轮廓而少结构,有大小而无透视。处在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则在绘画技巧上表现的成熟些,他们不但会使用红黄蓝三原色还大量使用橙绿紫三复色,线条色彩比较合理有序,画面上能窥见一些结构和透视,素材上也会出现一些孩子们常见的动漫形象。这仅仅是在他们的画面表达上的变化,这说明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由无意识心理到有意识心理的成长。在高年级的绘画课程中,男孩子和女孩子的绘画表现的区别会更加明显。素材方面,男孩子喜欢画一些飞机、坦克、火箭、汽车、轮船等物体,在画人物上通常会加上墨镜、胡须、烟斗等等物象。女孩子则喜欢画一些衣服鞋子可爱的动物等等。

以画太阳为例,太阳在画面上代表了孩子们的快乐阳光的心理状态。但是每个孩子笔下的太阳都各不一样,从对画面的观察中我们便能了解孩子们的某些情绪以及心理状况。大部分孩子画的太阳都是不完全圆的圆形,都会在为画面上的太阳画上光芒,大部分孩子会画上云朵、小草、花儿、小鸟、蝴蝶等等,有的还会画上人物和动物。大部分孩子受到童话故事以及电视动画的影响会画出有眼睛嘴巴的拟人化太阳。以上都是一些孩子们画面所呈现的共同特征,由于孩子们的性格和心理差异,画面上的太阳也各不相同,主要表现在线条、色彩、造型、构图、素材组成等等细节上。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孩子通常喜欢把太阳的光芒画成三角形,这类孩子的数学成绩通常很好,但也有表现为性格急躁缺乏耐性。把太阳光芒画成圈状的孩子表现为做事有计划,善于安排时间,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等特征。把太阳光芒画成闪电状的孩子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有时候容易情绪紧张不稳定,表现也时好时坏。喜欢把太阳光芒画成波浪形曲线的孩子性格随和,适应能力较强,遇到事情也能往好的一面想,善于自我安慰。把太阳光芒表现为有趣的线条的孩子在生活中也相当富于创造力,有相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事物有较强的兴趣,并能进行尝试。把太阳表情画成笑脸的孩子在生活中乐观开朗容易知足。画成哭脸的则恰恰相反。在色彩方面,把太阳以及太阳光芒都涂成红色的孩子表现为容易暴躁,有暴力倾向,自控力不强等等。把太阳画成蓝色的孩子则有心情低落、不爱说话、抑郁、自我约束的倾向。把太阳画成紫色的孩子通常具有很好的想象力,喜欢思考。把太阳画成多种颜色搭配的孩子性格乐观开朗,容易与人相处,受同学欢迎,有时候也表现浮躁。在构图上,把太阳画到画面居中的位置的孩子自我意识较强,乐观开朗,在学习上富有进取心,对自己充满信心,也有表现为自我主义,自高自大,专横霸道的倾向。构图偏左的孩子倾向留恋过去,偏右的孩子则倾向憧憬未来。把太阳画的偏上的喜欢幻想,把太阳画的偏下的注重现实。把太阳画在角落以及把云涂成黑色的孩子有心理压抑的倾向。

二、如何对小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释放和疏导。

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他们经常遇到一些烦恼,学习困难、与小伙伴争吵、考试成绩不理想等等。他们有的压抑自己生闷气,郁郁寡欢;有的搞破坏,与同学打架。这些压抑或释放情绪的方法都是消极有害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既要宣泄又要疏导,这时可以用绘画的方式来释放和疏导。当孩子们遇到困难产生不良情绪的时候,给他们一张纸,教他们用涂写绘画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情绪,或不满或激动或愤怒或恐惧。当他们冷静下来时,再告诉他们怎么用线条、形状、色彩来表达,他们会慢慢地思索,用绘画的手段来表现自己的不良情绪,将不良情绪慢慢化解,直至消亡,并无形中产生了对绘画的热爱之情。

三、如何陶冶小学生高尚的情操。

绘画不仅能发现学生们心理疾病,还能进行心理治疗,此外还远不止,所有语言与非语言艺术形式都可以丰富人类的情感,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听音乐作画。一种方法将音乐作为背景,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使人感到身心愉悦;另一种方法将音乐作为主体,仔细聆听感受,再用绘画的方法表达出来。例如四年级学生听民乐《渔舟唱晚》时,用重复的波浪线配上深蓝与浅绿的色彩来表达夜与水的宁静优雅;听民乐《赛龙夺锦》时,用扭曲的螺旋线交叉重叠,并配上大红大绿的色彩来表达喜悦奔放的心情。小学生的绘画交流是打开心灵之窗的一扇门,对他们心理健康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最后,培养健康心理最关键的地方是师生情感交流、理解、认同。当一件艺术作品无法与外界沟通,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就会导致封闭、扭曲的灵魂,形成梵高式的悲剧。这里要特别指出,小学生绘画只有通过交流,让师生的心灵相互碰撞,才能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参考文献﹕

《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玛考尔蒂、李晓庆 轻工业出版社

《儿童绘画心理学格罗姆》格罗姆、李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