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台贡米水稻绿色种植标准和要求
宋曲
长春市九台区兽药饲料监督检验所
一、产地环境要求
产地环境符合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
1、区域位置
长春市九台区位于北纬43°~44°水稻黄金种植带,拥有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良土沃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属河谷平原区,地势平坦,富含大量矿物质、有机质和微量元素。
2、气候
九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于0℃的年积温平均值为3604.0℃,大于10℃的年积温平均值为3146.6℃。无霜期142天以上,年平均日照2312.7h。灌浆期平均气温在23℃左右,昼夜温差大于10℃。水稻生长季节(4月~9月)日平均气温18℃,昼夜温差11℃,最大温差27.3℃,无霜期142天。水稻生长季节(4月~9月)大于等于10℃的积温为3048.1℃左右。
3、降水
九台区全年平均降水量566.6mm,水稻生长季节(4月~9月)平均降水量449.1mm。
4、耕地
九台区耕地质量根据GB/T 33469 标准综合评价划分为七个等级(一到七级)。一、二级耕地占水田耕地总面积的100%。九台耕地土壤中重金属(类金属砷、铜、锌)含量均低于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规定的风险值。
5、水源
九台区境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达,均属松花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松花江、饮马河。农田灌溉水质均符合GB 5084-2021 要求。
二、品种选择要求
选用经国家或地方审定通过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优质、抗性强的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2008的规定。如吉宏6号、吉粳830、吉粳338、吉粳575、通星2、吉洋132、稻花香2号(五优4号)、通禾861、吉农大668、吉农大715等。
三、肥料使用准则
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的规定。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优先使用符合国家绿色食品产品规程的肥料。优先选用农家肥(符合NY/T 3442 的要求)、有机肥料(符合NY/T 525 的要求)、微生物肥料(符合GB 20287 的要求)。
四、农药使用准则
农药使用符合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及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
五、有害生物控制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化学防治执行GB 4285、GB/T 8321 有关规定。
1、农业防治
品种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采用合理耕作制度,培育壮苗、适时插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灌溉,消除病稻草及池埂上杂草。
2、生物防治
采用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条件等措施,保护天敌;利用释放天敌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田间释放赤眼蜂、设置性诱剂防治二化螟。稻田养鸭控制草害。
3、物理防治
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
4、化学防治
1)稻瘟病
依据GB/T15790-2009的规定,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或急性病斑时,每公顷可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0g或1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50g~180g或6%春雷霉素水剂900g。
2)稻曲病
在孕穗末期抽穗前3d~7d,每公顷可用2%井冈·8亿芽孢/g蜡芽菌悬浮剂1500~2250g,或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25g~300g。
3)水稻二化螟
在7月上旬二化螟产卵盛期和孵化期用康宽等药剂进行喷雾或喷浇。但对稻田养殖的地块不宜使用伤害养殖物的药物。
4)杂草防治
根据稻田杂草类型,移栽后5~7d选择低毒高效的化学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每公顷60%丁草氨乳油1.5kg+10%草克星可湿性粉剂200克拌300kg细沙子或潮土撒施,施药后保持水层4-5cm一周,主要防治稗草、野慈菇、鸭舌草、泽泻;如果杂草防效差,可每公顷48%苯达松乳剂1.5kg+25%敌稗乳油7.5kg兑水250kg,在6月中下旬排干稻田水进行叶面喷雾,两天后灌水,主要防治三棱草与稗草。
六、适时收获、加工
1、收获要求
最适收割日期:95%~97%的籽粒转黄的日期。
干燥方式:优先选择低温烘干技术,稻谷通过运输装置运输到低温烘干装置中,通过低温循环风对稻谷进行烘干,并通过测温装置动态监测风温和稻谷温度,控制风温为50~70℃,控制稻谷温度不超过55℃,通过含水量检测装置监测稻谷中的水分含量,在含水量达到15.5%时,停止烘干。
2、仓储要求
稻谷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无异味的合格仓库内,禁止与有毒有害、易腐、易燃品或水分较高的物质混存。
稻谷宜在低温环境下储存,推荐储存温度为15℃。
产品储存需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禁止直接接触地面,并按品种、质量状态(如待验、合格、不合格、已取样)、包装形式及生产日期分类存放。
3、加工要求
大米必须采用当季稻谷进行加工,进行检验、筛选,去除不符合质量、卫生要求的部分及外来杂物等,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和质量安全。
加工企业在更换加工原料前应彻底清理上一批原料的残留,确保加工产品不混杂,确保设备、设施、容器及用具不引入污染。
七、生产记录档案
建立优质米水稻生产档案。详细记录投入品名称、有效成分、登记证号、防治对象、使用量、使用方法、使用时间、使用地点及面积、使用人员、安全间隔等信息。生产档案要至少保存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