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体育专业排球课程的路径探究

作者

肖鸿鹰

大连大学,辽宁大连,116622

作者简介:肖鸿鹰(1985-),男,汉族,辽宁鞍山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排球。

摘要:为了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文章从思政教育与排球课程融合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各环节以及营造思政教育氛围等具体路径。研究通过分析排球运动的集体性和对抗性特征,探索了思政元素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融入方式,着重强调了教师思政育人意识的提升、教学内容的创新性设计以及课堂氛围的精心营造,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推动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思政教育;排球课程;教学路径

引言

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大使命,体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特别是排球运动的集体性、对抗性和协作性特征为思政教育的有效渗透提供了独特优势。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探索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体育专业排球课程的有效路径,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排球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同根同源、同向同行,体育不仅是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更是塑造品格、完善人格的过程。排球集体性强、对抗性强,富含道德教化内容,非常适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学生主动参与排球活动,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熏陶和感悟,思政教育容易入脑入心;另一方面,高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体育教师更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头脑、指导学生实践。总之,将思政教育和排球教学有机结合,对于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二、思政教育融入排球教学的具体路径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育人意识

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思政教育的关键环节,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树立坚定的思政育人理念。体育专业教师通过系统化的思政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和育人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自觉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排球运动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爱国主义精神、团队协作意识、拼搏进取品质等思政内容有机融入教学设计。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在讲解排球技战术时,融入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和爱国情怀,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思政教育氛围。高校还应建立教师思政培训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定期组织思政教育专题研讨、优秀教学案例分享等形式,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共同提高思政育人水平。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教学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自然地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二)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排球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是思政教育融入的重要载体,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需求。排球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将传统技术训练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融入时代特色和思政元素。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重趣味性和实效性的统一,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授发球技术时,可以设计趣味性的竞赛活动,将排球精神和体育道德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运动乐趣并培养良好品德。教学方式的创新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多媒体教学、微课视频等新型教学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小组对抗赛、技术创新展示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自然融入教学过程,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2]。

(三)将思政教育目标融入教学各个环节

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贯穿于排球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组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统筹考虑思政要素。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将专业技能培养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明确每节课的思政教育重点。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排球运动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体育精神、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等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实践。例如,在讲解排球战术配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意识。课堂教学评价要将思政要素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既要关注学生的技术水平提升,也要重视学生在思想道德、团队意识、体育精神等方面的进步。体育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四)营造浓厚的氛围,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围对于排球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环境。排球课堂氛围的营造要注重专业性与思想性的结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自然接受思政教育。教师要善于利用排球运动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价值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3]。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观看经典排球比赛视频,分析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职业操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技体育价值观。课堂文化建设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排球文化节、排球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排球文化的魅力,培养体育情怀。体育教师要注重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和感染学生,在日常教学中体现出专业素养与思想品格的统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体育专业排球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环节融入和氛围营造等多个维度协同推进。通过研究发现,思政教育要素与排球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着重关注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实践效果评估,进一步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石欣.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体育专业排球课程的路径[J].体育视野,2024,(04):85-87.

[2]姜悦.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类专业排球课程的路径探讨[J].青少年体育,2022,(10):40-41.

[3]杨长建,郭敏.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体育专业排球课程的路径探究[J].体育视野,2021,(05):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