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实践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顾静静
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作用,详细阐述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如阅读拓展、主题探究、生活体验等,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策略与实践路径,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任务,更应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发挥关键作用。综合实践活动以其独特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教学空间,成为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核心素养的内涵关联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涵盖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多个方面。这些素养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以语文课程内容为基础,通过实践操作、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等方式,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使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二者的内在关联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核心素养培养紧密相连。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具体的实施途径。在活动中,学生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语文实践,积累文化知识,培养人文底蕴;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发展科学精神和学会学习的能力;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活动,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提升又为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方向和目标,使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
三、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
(一)文化基础维度
阅读拓展实践
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如班级读书角、阅读分享会、亲子阅读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文化底蕴。教师可以推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并通过撰写读书笔记、制作读书卡片、开展读书演讲等方式,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例如,在阅读《三国演义》的经典章节后,组织学生进行故事复述和人物分析讨论,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和智慧,提升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体验
结合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古诗词、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民俗文化馆,参与传统节日庆典,学习传统手工艺制作,如剪纸、书法、茶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例如,在春节期间,让学生收集春节的传统习俗资料,制作春节手抄报,并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春节经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基础。
(二)自主发展维度
主题探究活动
教师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确定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题,如 “家乡的变迁”“植物的生长奥秘”“动物的生活习性” 等,引导学生自主组建探究小组,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深入探究主题内容,并以报告、演讲、展板等形式展示探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信息收集与处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自主发展。例如,在 “家乡的变迁” 主题探究中,学生通过走访老人、查阅地方史志、对比不同时期的照片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和变化,撰写探究报告,并提出对家乡未来发展的建议,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创意写作实践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如童话创编、诗歌创作、故事续写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素材或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运用独特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同时,通过写作互评、修改润色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自我评价能力。例如,给定一个 “神奇的森林” 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文学创作能力,推动自主发展。
(三)社会参与维度
社会调查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 “社区环境问题调查”“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调查” 等,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在调查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沟通,收集数据信息,分析问题原因,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四、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一)挑战
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组织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在活动设计、资源整合、过程引导等方面存在困难,难以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作用。
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活动场地、资料设备、社会资源等。然而,一些学校由于经费紧张、资源匮乏等原因,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活动条件,限制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范围和质量。
(二)应对措施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培训,包括教育理念更新、活动设计与组织方法、跨学科知识融合、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学校应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如利用图书馆、实验室、校园文化设施等开展实践活动;同时积极拓展校外资源,与社区、博物馆、科技馆、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争取社会支持,拓宽实践活动的空间和渠道。此外,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交流平台,丰富教学资源,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结论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能够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如加强教师培训、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等,可以充分发挥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势,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实现全面发展,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21 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4] 崔峦。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 [J]. 课程。教材。教法,2022 (2).
[5] 钱梦龙。导读的艺术 [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
[6] 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
[7] 施良方。课程理论 —— 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 [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
本文系宿迁市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一般课题“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小学语文和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HLX200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