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

李芸

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中心完小

摘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与优化,既是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也是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已然成为课程教学的重点与核心任务。鉴于此,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关内容,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思维,从课前合作教学的准备、课中的合作互动话题设计与交流、课后的合作学习拓展等方面,有效落实好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工作,以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思维不断启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思维,使之跟随着合作教学内容来有序探讨数学课程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策略;应用

前言

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与其它教学方式的最大区别在于重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在相互合作与互动探讨之中,使之能够明确好学习的思路与方向,以在小组学习与讨论之中寻找到新的学习出路,这样的课程教学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基于小组合作教育的意义与作用,将合作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相互融合,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课前小组合作教学准备

落实好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从而为后续的课程教学工作打好基础。以小组合作教学为例,将小组合作应用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之中,教师需提前做好各项课前合作教学准备,包括小组成员的分配、小组互动话题内容的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素材的准备,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推进[1]。

举例说明,在小组成员分配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合作学习前的学情调查,了解每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从而对学生所处的学习层次进行明确的划分。即按照低-中-高层次,将学生进行分层,且运用优势互补的形式,引导学生组合成有效的学习小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确保在每一个小组之中安排一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以发挥出该名学生的学习引导作用,带领其他同学共同完成小学数学课程话题内容的互动与探讨。同时,在分配小组成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人数的合理性,即每一个小组应保持3-4名学生,且选择出一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来带领其他同学攻克学习难题。除此之外,在小组长的带领之下,其他同学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来,以在合作互动中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落实好小组成员的分配问题,能够促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互补关系,以在相互帮助以及相互监督的学习环境里,引导学生展开小学数学话题的互动与交流。鉴于此,当教师分配好小组成员之后,提出合作互动话题,以帮助学生明确好合作互动的目标与方向,从而在相关的合作学习目标指引之下,有效推动学生探讨小学数学课程知识。

与此同时,教师设计的合作互动话题应注重实践应用性,即在实践教学思维引导之下,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数学问题互动与交流,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小学数学课程知识。通过做好以上的合作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明确好合作学习主题,做好小组人员的合理性分配,以在一个合理的教育情境里,推进各项数学学习活动,从而发挥出合作教育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课中小组合作教学的互动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当教师明确好合作话题、做好小组人员分配之后,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合作互动内容,完成有趣的课中合作互动实践,从而在有趣的合作实践互动环境里,引导学生自主理解与探讨数学课程知识。举例说明,根据小学数学合作互动话题内容,给予学生大致20分钟左右的课堂合作互动时间,针对合作互动话题内容,自行设计合作学习与探讨的环节,并且根据相关的数学教学环节与内容,做好各项数学问题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在互动与探讨之中,锻炼学生的合作分析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可采取合作激励的方式,即在小学数学课中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并且对表现良好的学习小组,给予适当的学习激励,使得学生受到一定的学习激励,从而产生数学交流与互动的信心。除此之外,在合作式的小学数学教学互动与交流中,对思维明确的小组同学,给予适当的语言以及物质奖励,让学生产生互动的信心与动力,并且为后续的小学数学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可是,对于表现一般或者存在学习问题的小组,教师也应及时做好监督与管理,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教学指导与帮助,从而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以小学数学理论知识学习为例,针对理论性强的数学学习内容,教师可鼓励组与组之间展开交流与互动,以分享好的学习想法与意见,也可针对具体的数学理论问题展开跨组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在跨组交流之中,让学生能够积累到更多优秀的学习想法与意见,进而为学生日后的合作学习积累成功经验。

三、小学数学课后小组合作教学的拓展

小学数学课程知识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之内,还应懂得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与认知领域,多做课外实践互动,以将所学的数学课程知识应用到位,才能有效促使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化为个人的学习能力[2]。基于这一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可根据学生所学的小学数学知识内容,从概念应用、实践探索、生活化拓展性学习等方面,分别设计不同难度的合作互动任务,引导学生利用好课后时间展开数学内容的课后互动与讨论,以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认知,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情感认知、树立起良好的数学学习探究精神。

以小学数学运算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组织课后的数学运算交流与互动活动,让学生以组的形式做好课后数学运算的理解与运用,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后互动与探讨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实践与应用意识。即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围绕学生所学的数学课程知识点,运用课后实践互动的形式,给予学生实践与对话的空间,使得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课程知识来完成有趣的互动与交流,进而让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有关的数学理论知识内容。与此同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情境,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运算问题作为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合作交流,使得学生再次回顾知识、强化知识的运用与实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教学的分析与研究,以从合作教育思维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互动,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探究思维,促使学生能够从合作课堂之中汲取到有用的知识内容,因而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苏小强,周忠莲.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新课程, 2024,10(11):56-57.

[2]吕绍艳.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读天下, 2024, 12(7):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