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框架下高中生数学考试自我反思能力的培育研究
黄亚洪
重庆市涪陵第十八中学校 408000
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数学核心素养已然成为高中数学教育的关键目标。其涵盖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多方面,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思维品质。数学考试不仅是检验知识掌握的工具,更是培育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良机。自我反思能力能让学生审视自身学习行为、方法与效果,利于改进学习、提升效率、实现深度学习。在人教 A 版高中数学教材教学里,着重培育此能力,可助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切实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为其数学学习筑牢根基。
一、核心素养与数学考试自我反思能力的内在联系
(一)数学抽象与自我反思
数学抽象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它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能够抽象出数学对象和数学关系。在数学考试中,学生需要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抽象和提炼,构建数学模型。自我反思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回顾自己在抽象过程中的思维路径,分析是否准确把握了问题的本质,是否存在对信息的误解或遗漏,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抽象的水平。
(二)逻辑推理与自我反思
逻辑推理是数学的核心思维方法,它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在解答数学题目时,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推理进行证明和计算。自我反思能力可以让学生审视自己的推理过程是否严谨,是否存在逻辑漏洞,推理步骤是否合理,从而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数学运算与自我反思
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在数学考试中,运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考试成绩。自我反思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自己在运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如计算粗心、公式运用错误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高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二、培育高中生数学考试自我反思能力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通过自我反思,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如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不透彻、解题方法不熟练等。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弥补和改进,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果。
(二)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自我反思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在反思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能力,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分析。这种分析过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我反思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具有较强自我反思能力的学生能够主动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种自主学习能力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当前高中生在数学考试自我反思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反思意识淡薄
部分学生缺乏自我反思的意识,认为考试结束后任务就完成了,不重视对考试过程和结果的反思。他们往往只关注考试成绩,而不分析成绩背后的原因,对于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只是简单地订正答案,没有深入思考错误产生的原因和如何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二)反思方法不当
一些学生虽然有自我反思的意愿,但缺乏有效的反思方法。他们在反思时往往比较盲目,没有明确的反思目标和方向,只是简单地回顾考试题目和自己的解答过程,不能从多个角度对考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导致反思效果不佳。
(三)缺乏反思的坚持性
自我反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然而,部分学生在反思过程中缺乏坚持性,遇到困难或挫折就容易放弃。他们
不能将自我反思作为一种习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导致反思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四、核心素养框架下培育高中生数学考试自我反思能力的策略
(一)营造反思氛围,增强反思意识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反思氛围,引导学生树立自我反思的意识。例如,在讲解完一道数学题目后,教师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经验和反思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数学家善于反思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自我反思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授反思方法,提高反思能力
提升反思能力,可借助多种行之有效的反思方法。错题反思法是其一,让学生准备专门的错题本,把考试与作业里的错题一一记录,深入探究错误成因,如概念理解偏差、解题方法有误或是计算粗心等。同时详细写下正确解答流程与反思感悟,定期复习总结,强化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杜绝同类错误。解题思路反思法也很关键,每解完一道数学题,引导学生回溯解题路径,思考有无更优解法,鼓励学生从多维度剖析题目,以此开阔思维视野,提升解题水平[1]。考试整体反思法同样重要,考试结束后,促使学生全面复盘考试过程,涵盖考前复习、考中时间规划与答题策略等,找出自身短板并制定改进方案,为后续考试蓄力。
(三)构建反思评价体系,激励反思行为
建立科学合理的反思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自我反思行为进行评价和激励。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反思的态度、反思的方法、反思的效果等方面。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2]。对于反思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如颁发小奖品、在班级中公开表扬等,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自我反思。
(四)结合人教A 版教材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培育
人教 ΔA 版高中数学教材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例如,在讲解函数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在解决函数问题时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是否存在可以优化的地方[3]。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五、结论
在核心素养框架下,培育高中生数学考试自我反思能力是提高数学学习效果、促进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高中生在数学考试自我反思方面存在反思意识淡薄、反思方法不当和缺乏反思坚持性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反思氛围、教授反思方法、构建反思评价体系和结合人教 A 版教材特点等策略,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数学考试自我反思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志建 .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 [J].名师在线 , 2021, (33): 64- 65.
[2] 任苍松 . 深化教学反思,构建高效课堂——浅谈高中数学教学反思的有效策略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19, (23): 97.
[3] 王鹏明. 论述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J]. 考试周刊 , 2017, (94):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