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开展辅导员管理工作的策略探究
赖琳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市 400000
摘要: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过程里,辅导员起带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对于维护校园秩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通过对辅导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探讨了当前辅导员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如学生个体差异增大、网络环境影响复杂等,并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沟通与协调能力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期望带来借鉴。
关键词:高校;高效开展;辅导员管理工作;策略
1绪论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极为重要,承担着学生思政教育、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项重要职责。在全新的形式之下,辅导员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1]。如何高效开展辅导员管理工作,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当前辅导员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2.1学生个体差异增大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的来源日益广泛,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越来越明显。学生因为存在着差异性的特点,在进行管理的过程里,辅导员的压力相对较大。辅导员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教育管理方式,做到因材施教,这对辅导员而言势必要求较多。
2.2网络环境的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主要媒介。然而,网络环境复杂多变,信息良莠不齐,一些不良信息如网络谣言、色情暴力等,这些信息往往会对学生造成影响,由此会产生一些负面思想。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也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在网络上言行失范,甚至出现网络成瘾、网络诈骗等问题。辅导员需要应对网络环境带来的挑战,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和管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和辨别能力。
2.3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当前,大学生面对的形式相对复杂,压力较大,部分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等。如若存在心理问题的话,势必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健康及生活会由此被干扰,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这就对辅导员有了更多的要求,其必须要关注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干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其带来强有力的支持。然而,由于辅导员大多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特别是关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表现的不足,这也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高效开展辅导员管理工作的策略
3.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辅导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热点问题,由此进行针对性的思政工作。具体操作过程里,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如主题班会等,如此,通过高质量的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学生主动性获得提升,参与热情也会变得更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应该关注思政教育的价值所在,应该将其全方位融入进学生生活里,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高校方面,必须做好思政建设工作,全方位强化辅导员的思政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效果,要从学校具体情况着手,开展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内容要放在思政要素上,同时要促使他们能够开展学习交流,鼓励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和手段。同时,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科学评估和激励,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3.2完善管理制度
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打造切实可行的学生管理办法,包括学籍管理、考勤管理、宿舍管理、奖惩制度等。制度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要注重人性化管理,要全方位考量学生的具体状况。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管理制度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了解制度的内容和要求,自觉遵守制度。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辅导员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同时,在具体操作过程里,侧重点要放在监督检查工作上,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出存在的不足。对于违反制度的学生,要按照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通过加强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确保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2]。
3.3提升沟通与协调能力
辅导员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要在固定时间和学生展开沟通,如此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微信、QQ、电子邮件等,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拓宽沟通渠道,提高沟通效率。在家长方面,学生发展过程里,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重要的教育者,辅导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要在固定时间和家长进行交流,帮助家长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实际状况,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同时,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家校合作工作的开展,可以形成教育合力,由此能够促使学生实现更好地发展。在辅导员开展工作的过程里,往往会关联到众多部门,需要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工作。辅导员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合作意识,积极主动地与教学部门、后勤部门、保卫部门等沟通协调,共同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4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辅导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工作范畴,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拓展训练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使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同时,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2.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辅导员要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心理测试结果、心理咨询记录等。通过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和干预。同时,要定期对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更新和分析。
3.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问题学生
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对于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通过谈心谈话、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帮助和引导;对于中度和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干预,转至专业机构进行处理。同时,要加强对心理问题学生的关爱和支持[3]。
结论
高效开展辅导员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辅导员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辅导员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沟通与协调能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努力提高管理工作的效能和质量。同时,高校也应给予辅导员更多的支持和保障,为辅导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条件,共同推动辅导员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鲁潍,王茜,王玉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路径研究[J].数据,2023,(02):153-154.
[2]曹秀海,周传运.高校辅导员工作实务探讨与研究[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3,(01):82-85.
[3]王叶苹.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6):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