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陶行知理念照亮小学语文创新教学路径的实践探索

作者

张烨

张家港市徐市小学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将教育先驱陶行知的理念融入现代教学实践,已成为一种新兴趋势。小学语文教材,因其内容紧贴学生日常、强调实践运用,为实施陶行知“生活等同于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与学做相融合”的教育理念搭建了宽广平台。本文深入挖掘陶行知思想的精髓,结合教材的特色,探索并实践了三条创新的教学路径:将生活化内容深度融入课堂教学、拓展构建社会化的教学环境、灵活应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我们观察到这些方法不仅成功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大幅提高了他们的语文整体能力,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革新带来了新鲜的动能与智慧。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念;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融合

在教育革新持续深入的情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正迎接着新的考验与契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以其独特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践性视角,为现代语文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小学语文教材,作为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其内容丰富多样,贴近生活实际,强调实践操作,为践行陶行知理念提供了理想的平台。本文将围绕陶行知理念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实践路径展开探讨,旨在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让语文与生活同频共振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著名论断,强调教育应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生活化内容深度融合进课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他们的生活体验,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迁移。部编版教材在编排上注重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文,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化教学素材。

例如,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为例,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做过的小实验或观察过的自然现象,并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经历或观察体会,讨论实验过程中的趣事和收获。通过小组研讨、角色扮演、情境再现等多元方式,使学生切身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领悟。课后,教师可倡导学生编写实验心得或生活观察日记,将课堂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实践,构建起“学习-实践-再深化学习”的积极循环。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助力学生深入把握课文精髓,还促进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观察敏锐度和思维深度。数据显示,参与此类教学活动的学生,其作文内容的丰富程度提升了近四成,语言表达技巧也获得了显著增强。

二、社会化教学环境的拓展构建,让语文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陶行知先生的“社会即学校”理念倡导教育不应仅囿于校园围墙之内,而应当面向社会大舞台,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和拓展教育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构建社会化教学环境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部编版教材设计了多个与社区、自然、历史等相关的主题单元,为社会化教学提供了可能。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走进传统文化》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携手当地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机构,带领学生走进展览、融入文化活动,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比如,在书法展览中,教师可特邀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展示书法艺术,同时讲解书法的悠久历史和精湛技巧;而置身于民俗馆里,学生则能通过一系列互动体验,探寻传统节日的起源与风俗习惯。返校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分组创作手抄报、PPT演示文稿或短视频等作品,将他们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并在班级内进行分享与交流。这类活动不仅深化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锻炼了他们的信息整合能力、表达技巧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此外,教师还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将其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例如,带领学生参观社区内的历史文化遗址、名人旧居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家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或者邀请社区中的老党员、老红军等前辈,为学生们讲述革命历程中的动人故事,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与革命精神。

三、实践性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在做中学,学中做

“教学做合一”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着重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通过灵活运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实践性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进而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部编版教材精心设计了众多实践性活动,如小课题研究、口语交际练习、综合性学习任务等,为开展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平台和支持。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环保小卫士》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校园垃圾分类”开展小课题研究。学生可以分组调查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设计问卷收集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提升了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策划“小小解说员”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景点或文物进行研究和准备,然后扮演解说员的角色向同学或家长进行解说。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还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文化和历史。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走进名著”主题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名著进行阅读和研究,然后制作读书卡片、撰写读后感或进行角色扮演等。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知识面,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陶行知理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之路。通过深度融合生活化内容、拓展构建社会化教学环境、灵活应用实践性教学方法,我们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还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实践空间。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社会中实践,在做中成长,真正实现了教育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践化。教师将继续深化陶行知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探索,不断创新教学路径和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瑾芝.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2):78-80.

[2]黄金玉.小先生不能忽视——陶行知小先生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湛江文学,2024(3):019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