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艺体特长生高中化学成绩的方法探讨
符丽群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五中学
摘 要 在我国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教育资源等多方面的原因,艺体特长生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中,高中化学成绩的提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研究旨在对如何提高边疆地区艺体特长生的化学成绩的问题进行探讨,对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一定的策略与方法。
关 键 词 边疆地区 艺体特长生 高中化学
引言
边疆地区的教育情况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分配不均,边疆地区的教育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尽管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努力,但由于基础设施的缺乏,师资力量的不足,以及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的艰苦,边疆地区的教育水平与内地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1]。而艺体特长生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它旨在培养具有艺术或体育特长的学生。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更重视他们的艺术或体育技能的发展。艺体特长生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发现和发展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在学术和艺术或体育领域都能取得成功。
1 边疆地区艺体特长生化学学习特点分析
1.1学习压力大,基础知识薄弱
艺体特长生需要兼顾文化课学习与艺术学习两方面,学习时间紧张。在艺术学习期间,难免落下文化课的学习,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尤其是化学这种理科学科,不仅涵盖了大量的零碎知识点需要学生进行记忆,而且涉及微观世界的化学理论也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知识的编排上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特点,需要学生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学习。而艺考生由于需要进行艺术课程的学习,无法与学校课程进行同步。因此,导致了艺体特长生的化学基础知识薄弱,成绩较差[2]。
1.2教学内容枯燥,学习兴趣不高
虽然教育改革下反对“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提倡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但由于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边疆地区教育相对落后,还是有部分教师难以改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还有部分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或兴趣爱好,导致教学课堂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实验的科学。神奇的实验现象是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最好方法,但一些边疆地区没有相应的教育设施,或者教师实验操作水平不高,导致了化学实验教学流于形式。而艺体特长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生,注意力更加分散,枯燥的化学理论无法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学习质量不高,学习成绩较差。
1.3缺乏正确目标,学习信心较弱
表面上看,艺体特长生对于化学学习没有兴趣,可能是由于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当所导致的。但归根结底,却是由于学习目标所导致的学习动机不足。艺体特长生的最终目标是考上艺术类大学,学习文化课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能够过分数线,因此对于文化课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导致艺体特长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学习动机薄弱,难以调动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是需要主动构建的过程,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是难以理解化学学科的本质的,这也就导致艺体特长生的化学成绩较差。
而成绩差、跟不上课堂进度、缺少学习方法等问题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信心,从而彻底放弃化学学科的学习,甚至想要努力也有心无力,时间一长,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2 提高边疆地区艺体特长生高中化学成绩的方法建议
如何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提高边疆地区艺体特长生的高中化学成绩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对教学现状的分析,以下给出笔者的一些建议。
2.1了解化学的实际应用,将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目前的化学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化学与社会、科技、环境之间的联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版)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要求深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贡献;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3]。
认识化学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有利于帮助艺体特长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史的讲解、科技前沿的拓展、生活中的化学等方面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的认识。
2.2重视化学学习方法教授
化学学习方法教授是一种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的教学方式。它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通过教授有效的化学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不仅能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而且为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4]。
2.3重视学生直观经验,开展探究式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经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直观经验,开展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模式,它强调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家探究生物过程,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动手实验、得出结论等一些列探究过程,深入理解学科本质,掌握科学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动手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实践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开展探究式教学,重视学生的直观经验,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5]。
2.4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结合民族传统文化
开发化学学科特色校本课程,结合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富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将化学知识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也能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例如,可以设计一些以民族传统工艺为主题的实验项目,如土陶制作、丝绸染色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和体验民族文化。此外,还可以通过讲解民族传统医药的化学原理,让学生理解化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开发校本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对于提升化学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总结
总的来说,要想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艺体特长生的高中化学成绩,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的多方努力,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需要更新,学校需要提供一定的教学资源。并且,教师应当认识到,对于艺体特长生来说,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提高化学成绩,而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基础知识,能够认识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精神,促进学生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绍祥.边疆民族地区化学教育初探[J].化学教学,1989(06):17-19.
[2]蒙国念.激发艺体特长生学习兴趣的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3,(12):90-9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2017年 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