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辣椒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探析
常学峰
内蒙古多伦县大北沟镇党群服务中心 027300
摘要:生长环境与病虫害影响着辣椒的生长产量与品质。为进一步提高大棚辣椒种植产量与品质,本文论述大棚蔬菜辣椒种植关键技术,了解选种、育苗、整地与定植、水肥管理的关键点,提出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有效策略,以希望为更多的大棚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大棚;辣椒;种植技术;病虫害
大棚种植技术是我国农业生产阶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在蔬菜种植领域,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辣椒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在大棚种植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1]。大棚为辣椒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能够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如风雨、霜冻等,从而保证辣椒的产量和质量。然而,大棚种植辣椒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病虫害的防治问题。病虫害是影响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对于大棚辣椒种植至关重要。
一、大棚蔬菜辣椒种植关键技术分析
(一)选种
大棚栽种辣椒前,选种是种植的第一步。选种的原则为:选择那些耐低温、耐弱光、抗病、优质、早熟的地方特色蔬菜为主。具体来看,一是要了解种植地的气候、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将适宜高温生长的辣椒品种种植在温暖的气候种植,将耐寒的辣椒品种种植在较冷的环境中[2]。因此,需要根据地区的气温特点合理地选择辣椒品种,以确保其能有效生长。二是考虑栽种的土壤条件。在综合考虑土壤肥力的基础上,根据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选择适应地区土壤环境的辣椒品种。三是要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确保栽种的辣椒品种有市场,进而确保大棚种植户种植效益最大化。四是严格考虑种子的质量。要选择种子质量高、纯度高且发芽率高的“三高”种子,以确保辣椒植株生长顺利。种植户在选择辣椒品种时,通过正规的种子公司或农资店购买。
(二)育苗
育苗是大棚辣椒种植户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植株未来的生长状况,影响辣椒的产量。育苗阶段要做好以下要点:
1.种子处理
按照每亩40g种子的育种原则,在播种前1-2天,将辣椒种子置于阳光下晒种,后用55℃的热水浸泡种子30min,待其自然冷之后,继续浸泡4h,最后,将种子洗净,用湿布包好,放置在发芽箱(25-30℃)中催芽,大约后70%左右的种子露白之后,则可开始播种。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直接浸种后播种。催芽的目的是缩短种子萌芽的时间,使其早早地长出幼苗。种子处理阶段,也要注意做好消毒工作,以杀除表面的病菌[3]。
2.播种育苗
种子处理完成之后则可开始播种育苗工作。对于早辣椒的种植,推荐使用50孔、70孔的穴盘基质育苗。实际的苗床面积应当根据具体的用苗量来计算。一般来说,辣椒播种的时间多在每年的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以确保辣椒的苗龄达90-100d。播种之前,应当浇灌足够的底水,确保苗床土壤足够湿润。实际育苗时,按照每穴播种一粒种子的原则播种,且播种完成之后要覆盖种子,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病害发生[4]。随后,覆盖地膜搭建小拱棚,关闭育苗大棚为种子的发芽与幼苗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与湿度,确保辣椒幼苗能健壮成长。
3.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期决定了辣椒的产量与品质。因此,幼苗出土前,应确保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28-30℃内,以便于正常发育。当幼苗从基质中顶出70%左右时,可以解开地膜,适当补水,确保所有的幼苗都能长出来,达到全苗的效果。当幼苗全部出土之后,要调整温度,应维持白天22-25℃,夜晚18-20℃。若在苗期发现有基质发白且干燥的情况,应当适量补水,避免苗期出现病害[5]。在定植前的5-7d内,要适当控制水分降低温度,以增强幼苗的抗逆性,使其更好地适应移栽后的生长环境。
(三)整地与定植
在整地前,应彻底清理大棚内的杂草和残留物,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接着,对土壤进行深翻,深度以25-30cm为宜,以增加土壤的疏松度和透气性。深翻后,进行细碎和平整处理,确保土壤细碎无大块,表面平整。通常来说,栽种在冬暖棚的辣椒适宜的定植时间在9月下旬左右。定植前后,需要对土壤及定植穴做好消毒处理,避免出现根腐病、茎基腐病等病害。
栽种辣椒时要注意控制合理的种植密度,一般来说,每亩地种植2000株辣椒即可,采用大小行种植方式,其中大行间距设置为80cm,小行间距为40cm,而每株植物之间的距离则保持在50-60cm,实行单株种植。只有露天种植时才采用双株种植。
(四)水肥管理
辣椒的生长离不开钾肥与磷肥。施肥时,将磷肥与有机肥料混合,通过腐熟处理,确保一次性施撒辣椒生长所需的量。钾肥的用量整体较大,通常情况下一亩地使用50斤的重过磷酸钙(含有46%的磷)。值得注意的是,若氮肥施撒过多,辣椒的叶片会变大,枝条更加的嫩绿,容易出现徒长的情况,且不利于辣椒后期的开花、坐果与生长。在进行水分管理时,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确保土壤表面不出现白色干裂,同时在沟渠中也不应有明显的积水。在作物生长的前期阶段,应减少灌溉的频率,而在采收的高峰期,则需要更加勤快地进行浇水。通常情况下,上午进行滴灌是最为适宜的灌溉方式。
二、大棚蔬菜辣椒病虫害防治策略
(一)做好移栽前的送嫁管理工作
为确保辣椒移栽后的生长质量,定植前应当彻底清理大棚内的杂草,翻耕土地,以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残留。对于要移植的幼苗,要用好送嫁药剂。春季,辣椒容易出现灰霉病等疫病,为确保辣椒后续的品质与产量,使用送嫁药剂可以降低后期农药的用量,也能减轻后期的防治负担。一般来说,在移植前的1-2天,建立使用百菌清或代森锌进行喷雾处理,若秧苗遭受蚜虫侵扰,可加入相应的杀虫剂,有效预防蔬菜早期的病虫害问题。
(二)对定植大棚辣椒病虫害的防治
定植后辣椒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主要通过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物理防治进行。农业防治主要通过在大棚内栽种薄荷、迷迭香等植物达到驱虫的作用,是一种生态友好的防治手段。此外,合理的轮作和间作也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药剂防治主要通过使用有机合成农药,如腐霉利烟剂或异菌百菌清烟剂等喷洒,达到快速消除病虫害的目的。使用农药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药剂的用量,避免对辣椒植株和环境造成危害。物理防治常见的方法包括使用防虫网、土壤蒸汽消毒、物理捕捉等方法,对害虫进行诱捕和杀灭,减少害虫数量。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也要时刻观察辣椒植株的生长情况,尽量在病虫害形成的早期加以控制,以保障辣椒的生长质量与品质,
三、总结
综上,大棚辣椒种植与露地辣椒种植有一定的差距,在明确大棚辣椒种植选种、育苗、整地与定植、水肥管理等关键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采取移栽前的送嫁管理、移栽后的病虫害防治策略,以进一步保障辣椒生长产量与品质,保障大棚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大棚辣椒种植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还能确保辣椒的品质,满足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舒国周.大棚辣椒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三穗县辣椒种植现状为例[J].江西农业, 2024(14):21-23.
[2] 安淑君.大棚辣椒种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J].广东蚕业, 2023.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3.06.17.
[3] 孟庆永.大棚辣椒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 2024(1):33-34.
[4] 赵向东.大棚辣椒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分析[J].种子科技, 2024, 42(16):80-82.
作者简介:常学峰 1971.2.13 男 内蒙古多伦县 汉 本科 农艺师 内蒙古多伦县大北沟镇党群服务中心 研究方向: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