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CT 检查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宿博
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 吉林白城 137000
结肠肿瘤;肠梗阻;腹部CT ;诊断价值;灵敏度;特异度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是一种消化道系统多见的急腹症,此疾病起病隐匿同时疾病进展较为迅速,不但会对肠道功能产生影响,亦会导致感染性休克、肠坏死等多种致病的并发症出现,早期诊断对于改善预后较为关键 [1]。传统诊断方式例如腹部 X 线平片诊断技术、钡剂灌肠诊断技术等,由于有分辨率低以及影响重叠等相关问题与局限性,很难对梗阻的位置、性质以及肿瘤侵犯度精准判定。伴随影像学诊断技术逐步进展,腹部 CT 诊断技术因为有多平面重建、高分辨率和三维成像技术等,可将肠道解剖学结构以及病变细节显示出来,从而给疾病诊断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信息数据[2]。基于此,本方将分析腹部CT 检查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价值,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24 年 06 月- 2025 年 06 月本院收治的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 85 例,对全部患者实施腹部 CT 检查诊断,年龄 30-78( 47.16±4.28 )岁。
1.2 方法
腹部 CT 检查:在检查之前的两天到三天,患者不可摄入产气食物,例如辛辣、豆类以及油腻等相关食物,检查之前 4 小时到 6小时需要禁食,不可吃钙片、铁剂等可能引起肠道中出现金属伪影相关药物。仪器则选取美国 GErevolution256 排 CT 扫描仪设备,扫查的范围是膈面到耻骨的下缘,首先实施腹部平扫,后明确是否有肿瘤病灶、粪块、炎症亦或是手术引起的肠粘连等相关因素引起的肠梗阻症状。设备参数设定:层厚 5mm 、层间 5mm 、管电压120kV ,管电流 60~250mA ,螺距 0.992:1,矩阵 512×512 ,工作站ADW4.7;后实施增强扫查,在高压注射器内注入 100ml 的碘佛醇,依照体质量注入对比剂 70~90mL ,注射的速率设定为 2.5~3mL/s ,在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分别延迟 30~35 秒进入第一期,60 秒进入第二期,180 秒进入第三期后获取扫描图像;全部图像的资料都需要备传入到工作站内,实施后续的处理,完成三维重建,便于医生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梗阻位置观察。需两名影像学医生开展独立性的诊断,按照CT 图像开展全面性的分析,了解肠梗阻位置、原因以及程度,后将诊断报告出具,如果两人诊断的结果不一致,需要协商后提出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肿瘤定位准确性、完全性梗阻程度判断、淋巴结转移检出、远处转移检出、CT 特征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
1.4 数据处理
SPSS 21.0 软件统计,计数资料用( 1% )表示、行 ΩX2 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表示、行 t 检验。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效能
CT 对完全性梗阻的诊断灵敏度 98.67% (74/75),特异度93.33% (14/15),肿瘤定位准确率最高( 95.12% ),远处转移漏诊率 20% (3/15),见表 1。
表1 腹部 CT 诊断效能分析(
)

2.2CT 特征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
黏液腺癌肠壁厚度显著增加( P<0.05 ),淋巴瘤以均匀强化为主,见表2。
表2 CT 特征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
)

注:与腺癌组比 P<0.05 ,# 表示与黏液腺癌组比 P*<0.05
3. 讨论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作为重症肠梗阻的疾病类型,患病和结肠肿瘤有直接的关系,主要表现是腹部疼痛,梗阻症状可能突然发作,引起腹部出现绞痛,合并存在肠蠕动亢进、腹胀、排气受阻以及排便受阻等相关问题。慢性梗阻出现的时候,患者多存在阵法性的腹痛症状、腹胀症状、便秘症状、肠鸣音亢进症状以及粪便黏液、带血等症状。疾病发病机制相对较为复杂,多认为和肿瘤病灶生长导致肠腔受阻相关,粪便不容易排出,导致肠梗阻出现。若是发现存在疑似的肠肿瘤肠梗阻症状的时候,需要及时实施全面性的诊断和检查,实施个性化治疗,腹部 CT 诊断方式对于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至关重要[3]。
此研究结果显示,CT 对完全性梗阻诊断灵敏度 98.67% (74/75)、特异度 93.33% (14/15),肿瘤定位准确率最高( 95.12% ),远处转移漏诊率 20% (3/15);黏液腺癌肠壁厚度显著增加( P<0.05 ),分析原因为首先,腹部 CT 诊断技术主要是将 X 线穿透机体,运用计算机对于所接收到的相关信号加以处理,后重建腹部相关三维图像,从而清晰明确肠道的形态、结构和四周组织状态。若是结肠出现肿瘤性成梗阻的时候,梗阻位置之上肠道将会出现明显的积液、扩张以及积气等特征标下,腹部CT 诊断可以精准的明确相关变化,辅助医生对常规组的位置和程度判定。加之,CT 诊断方式亦可明确肿瘤形态、大小、密度和四周组织关系。对肿瘤病灶特征观察,医生能够对肿瘤良恶性精准判定,从而进一步的分析肿瘤病灶对于肠道浸润的范围和程度 [4]。上述信息对于治疗方案制定,评估预后较为关键。同时此诊断技术亦可明确其他的可能性并发症亦或是伴随病症,例如腹水亦或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病症,给综合诊断提供对应性的诊断信息。所以,腹部 CT 诊断技术可将疾病直接与间接的病理变化检出,从而给疾病诊断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5]。
综上,腹部CT检查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效能较高,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 黄成辉, 曹伟学. 腹部CT 检查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分析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8(14):182- 184.
[2] 朱小军, 黄香.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中应用腹部CT 诊断的临床效果 [J]. 中外医疗 ,2024,43(16):59- 61+70 .
[3] 未星 . 腹部 CT 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3,40(02):218- 219.
[4] 位永梅 . 腹部 CT 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2,42(12):8- 9.
[5] 吴水天 , 黄伟康 , 单伯文 , 张飞 . 腹部 CT 检查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21,16(01):49-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