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线上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李周珊
铜仁学院大数据学院 贵州 铜仁 554300
摘要:文章通过走访调研的方法对T学院进行调研,发现其存在课程平台不完善、课程针对性不强、缺少专业化师资队伍、课程评价不健全问题,并提出搭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平台、制定合理课程计划、组建专业化师资队伍、健全多元评价制度等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线上课程;建设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集中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场所,是贯彻国家安全观的关键,而安全教育课程的构建是大学生安全教育培养的主要载体。因此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研究势在必行。通过现有的研究发现:虽然安全教育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将其作为一门课程对其研究还比较少,通过CNKI以“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进行检索,发现文献发表的刊物等级不高,影响力还待提升;另外,从已有的文献看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还存在“课程不受学校重视、教学方式单一陈旧、学生对课程缺乏认识,[[]]教研力量薄弱、课时量不足、课堂互动性不足,[[]]重理论轻实践、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学规范性评价体系欠缺、教育合力尚未形成[[]]”等问题。由此可见,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线上课程建设的实证研究还存在空白,文章通过对T学院进行走访调研对T学院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进行调研,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策略。
一、T学院《大学生安全教育》线上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T学院《大学生安全教育》线上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走访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平台不完善
平台支撑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线上课程建设的关键。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线上课程平台的建设需要依靠各大信息平台。当前线上课程平台多种多样,比较成熟的有中国大学MOOC平台、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终身教育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超星尔雅等,这些被大众所广泛认可的线上学习平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受众面广、较成熟稳定的优势。T学院建设《大学生安全教育》线上课程可借助现已经成熟的平台,打造一个专属T学院学生的平台。但是从当前来看,T学院安全教育线上课程依附于易班优课,虽然已初步建立了平台,但平台的功能不完善、还没有一个特定的线上课程建设的平台。这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线上课程建设长期性和稳定性带来了阻碍。
(二)课程针对性不强
通过调研对T学院线上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解,课程内容主要是直接使用中国大学MOOC中常州大学的课程内容,包括灾害应急避险能力、公共卫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消防安全、国家安全观、交通出行安全。虽然安全教育的内容是互通的,但是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特殊性所在,T学院的特殊性在于地理位置处于贵州省,学生的多源于铜仁各市镇,普遍比较朴素、单纯,所以安全意识普遍不高,所以内容的针对性不强。这就要求我们结合T学院的具体情况,对T学院的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具体的课程内容编排。
(三)缺少专业化师资队伍
专业化师资队伍是顺利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保障。通过对T学院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主要由各班的辅导员或班主任来承担。虽然辅导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安全教育的内容已经有一定的把握,但是安全教育的内容涉及面广,比如心理健康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等,每一个方面都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需要深入掌握就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训练,才能在讲授的过程中带来更加生动的课堂,也更能让学生接受。因此,打造一支关于安全教育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尤为关键,但从走访调查来看,T学院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
(四)课程评价不健全
课程评价是课程发展的指挥棒,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课程的导向和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对T学院《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评价来看,还没有一个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学校的评教系统了解,因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没有排上课表,所以在评教系统也没有相应老师的评教信息,因此,T学院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这门课程中的教学评价指标是缺乏的。此外,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没有形成制度化,是以老师的主观意愿给予分数。
三、T学院《大学生安全教育》线上课程建设的解决对策
(一)搭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平台
课程平台的搭建有两种方式:第一是借助成熟的平台进行搭建。这种平台的好处是简单、易操作,所花费成本也较低,当前比较成熟的线上课程平台较多,比如中国大学MOOC,沙洲职业工学院就在辞平台开设了《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应急防护训练》,共开设了国家安全、财务安全、人身安全、网络安全、校园突发公共事件与公共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安全、实验室安全、实践与实习安全十个专题;常州大学在此平台开设了《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课程,这一课程从大学生安全心理与行为、安全科学基本原理、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校园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交通出行安全、突发自然灾害避险方面设置了课程,并附加了一些课程课程案例视频。T学院所搭建的易班优课平台就是借助这一平台,从短期来说,这解决了线上平台的问题,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一平台不利于塑造品牌效应、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二是开发专属于T学院的线上授课平台。这一种方式的好处是易于课程的长期发展,有针对性的构建课程内容,具备信息开源、灵活性强和互动性高等特点。从长期来看,T学院《大学生安全教育》线上课程应构建独属于学校自身的学习平台,并经过不断的检验,形成一个成熟的平台,不断提升影响,形成一定的关注度和固定使用人群。
(二)制定合理课程计划
课程的实施需要课程计划予以支撑,没有课程计划的课程是一盘散沙。T学院从课程简介、课程目标、教学方式、教学的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及进度建议、教学方式方法建议、课程资源、考核方案要求制定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但是通过对优课中的内容和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对比,没有形成完整的对照,比如课程中的第二部分为灾害应急避险能力,大纲模块(二)为校园消防安全;大纲中的模块(五)实验室安全和模块(八)心理健康安全在课程里面均没有,所以制定的大纲与课程内容不相符合。
(三)组建专业化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组建是课程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教师的教学能力事关课程质量。《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是一门包含多类学科知识的课程,这就需要不同学科的老师予以支撑。比如心理健康安全、消防安全、反诈宣传,这些都需要具备一定专业领域知识的人员来讲解更具信服力。但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大学生安全教育》缺乏一定的专业化师资队伍,主要由辅导员担任,虽然辅导员具备一定的安全领域知识,但是从专业化角度来说,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还不高。因此,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解决:一是通过与校外专业人员建立长期的聘任关系,外聘专业化人员作为教师补齐专业化教师的缺乏的短板。例如聘请铜仁市区的消防员来讲解消防方面的知识、聘请公安机关人员作为教师专门讲解电信网络安全方面知识等;二是从校内教师中选取一部分作为固定队伍,从而对其进行专业化培训,通过深入掌握安全教育的各方面知识,从而建立专业化师资队伍。
(四)健全多元评价制度
评价制度主要包括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价。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上,《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属于考查课,过程性评价更适用。T学院应建立全方位的评价制度,从教师教的方面和学生学的方面给予评价。在教师评教上,应从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的评价制度;在对学生学的评价方面应将结果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侧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并将所学安全知识运用于实践中,需要说明的是过程性评价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包括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和评价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雪,张羽.“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188-189.
2、陈路曦.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智库时代,2017,(09):133+135.
3、肖卫.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规范性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4):129-130.
基金项目:铜仁学院2022年辅导员专项课题 重点课题“铜仁学院《大学生安全教育》线上课程建设”(fdykt202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