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下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创新途径分析
姜凤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 835000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VR/AR 等新媒体技术深度融入教育领域,高职英语翻译教学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语言基础薄弱、专业场景认知不足等问题,而传统教学因语料更新迟缓、实践情境缺失及评价方式单一,难以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新媒体技术以其资源动态性、交互实时性与数据可视化优势,为破解上述困境开辟新路径。本文聚焦新媒体技术对翻译教学的核心影响,探索教学模式、兴趣激发与课程体系的创新实践,旨在为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提供可操作性方案。
一、新媒体技术对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
(一)资源获取与语料呈现的鲜活革命
新媒体首先打破了翻译素材的时空壁垒。传统教材语料滞后、场景有限的困境被轻松化解。教师可即时接入全球新闻网站、社交媒体热帖、行业报告、影视剧片段乃至真实产品说明,将鲜活、地道的语言与真实应用场景引入课堂。试想,引导学生翻译一则最新的海外电商促销文案,或解析社交媒体上热议的“yyds”如何准确转化为英语语境,其价值远超书本的静态例句。这种海量、真实、即时的语料库,让学生浸入在语言实际运用的洪流中,直观感受不同语境下词语的微妙差异与表达的地道要求,点外卖时一句“麻烦快一点”的翻译,也能成为探讨语言礼貌层级与情境匹配的生动案例。
(二)互动体验与情境模拟的深度沉浸
新媒体技术特有的强交互性,为翻译实践铺设了高度仿真的演练场。借助在线协作平台,师生、生生可共同编辑一份翻译文本,实时批注、讨论、修订,协作过程全程可视化,极大提升了参与度与思维碰撞。弹幕互动工具则让即时反馈与集体智慧在课堂上流动起来,学生随时提问或分享见解,匿名机制甚至能鼓励内向者发声。更富想象力的是,VR/AR 技术可构建虚拟商务洽谈、国际会展、旅游导览等三维场景,学生“置身”其中进行口译或视译训练,在高度仿真的压力与临场感中锤炼应变能力
(三)评价反馈与学习路径的动态优化
新媒体技术为翻译教学评价带来了精细化的变革。在线翻译批改平台及语料库工具,能快速识别学生译文的典型错误,提供高频错误数据统计,让教学指导更具针对性。智慧教学系统可详细记录每位学生的翻译过程数据:查阅特定词汇的频率、修改次数、耗时分布等,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画像”。基于此,教师可精准定位薄弱环节,推送定制化的练习资源;学生也能清晰回溯自身学习轨迹,实现从模糊经验到数据驱动、从统一教学到个性导航的质变。
二、新媒体技术下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创新途径分析
(一)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生态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根据学情匹配差异化模式。新媒体资源以其交互性与定制化优势,打破了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限制,实现游戏化、项目式、合作式学习的有机融合。尤其对于基础薄弱、兴趣不足的学生,游戏化元素的注入能有效缓解焦虑,激发学习内驱力。教师可基于数字平台设计契合单元主题的互动任务。以 Meeting and Seeing off 单元为例,利用新媒体设计“记忆翻牌”游戏,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匹配如 check-in、boarding pass、luggage claim 等 机 场 核 心 词 汇; 同 时 整 合 听 力 素材,播放机场场景播客或视频并适时暂停,引导学生填空补全 boardinggate、security check 等关键表达。这种多模式联动,使学生在趣味挑战中自然吸收专业术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二)数字赋能激活深层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作为教育心理学核心概念,是驱动持久学习的关键。新媒体技术通过多元感官刺激与即时反馈,有效触发学生的直接兴趣(源于学习过程)与情境兴趣(源于环境设计)。在Ceremonial Speeches 单元教学中,教师可精选名人毕业演讲或颁奖视频,其生动的视听呈现能瞬间点燃学生热情。引导学生解构演讲的 opening remarks、body 及concluding parts,直观感受语言魅力与翻译精髓。更进一步,利用在线资源库引导学生探究中西礼仪致辞的文化差异,组织其对比分析不同翻译策略,最终以书面或口头报告呈现研究成果。这一过程将短暂的情境兴趣深化为对翻译本质的个体兴趣,形成稳定学习动力。
(三)打造行业导向的系统化读写译体系
高职翻译教学需紧密对接职业需求,构建“阅读输入 - 写作内化 -翻译输出”的系统化培养闭环。教师应精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具有行业典型性的真实语料,设计阶梯式任务链。例如:(1)外贸方向: 引入 commercial invoice、packing list、Bill of Lading 等真实单证,训练精准翻译与格式规范。(2)工程技术方向: 解析英文产品说明书,聚焦technical specifications、operation procedures、maintenance guidelines 等内容的翻译技巧。(3)酒店管理方向: 模拟翻译 service agreements、booking policies 或电话预订对话,强化服务语境下的听说译综合能力。该体系强调阅读为写作与翻译奠基,通过持续接触行业文本积累术语库与语感,再经由针对性写作(如报告、邮件)和翻译任务实现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固化。教学框架需依据实践反馈动态优化,确保与行业前沿同步。
三、结束语
新媒体技术重构了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资源形态、实践场域与评价范式。研究表明,依托真实行业语料库构建动态教学内容,通过多模态互动任务深化情境体验,并基于学习行为数据实现个性化指导,可显著提升学生的翻译应用能力与职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张萌 . 信息生态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的实践趋向 [J]. 河北职业教育 ,2025,9(02):66-68+76.2. 于泳潭 .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研究 [J]. 英语广场 ,2025,(09):67-70.3. 李贵川 . 信息化时代高职英语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 [C]// 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 . 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17).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 ;,2025:133-134.
姜凤,1986 年 7 月,女,汉族,籍贯江苏铜山,副教授,本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