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姚锦清
广东省东莞市企石镇星光小学
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秉承这一理念,东莞市在“品质教育”的指引下,正积极探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之道。我们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内容的扩充,以及实践教学的加强,全力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与法治认知。本文旨在深入阐述我市在这方面的新颖尝试,希望通过分享我们的经验与成果,能为全国各地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共同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进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高质量发展;品质教育
引言:在当今社会,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我市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以“品质教育”为引领,不断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新路径。我们深知,高质量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未来,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
一、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市的小学教师们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深知,对于小学生而言,纯粹的知识灌输往往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教师们积极探索并实践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其中,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这两种教学方式中,学生们被赋予不同的角色,置身于模拟的现实生活场景中。比如,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有的学生可能扮演交警,有的则扮演行人或司机,通过模拟交通场景,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法规。情景模拟则更注重于创设一个逼真的法治环境,让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法律程序和法律文书的制作过程。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模拟法庭,让学生们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角色,通过审理一起模拟案件,让学生们了解法律程序的严谨性和公正性。
这些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更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深刻理解了道德与法治的内涵。学生们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中,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也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为他们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们还注重将创新的教学方式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他们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在家中遵守家庭规则,在学校遵守校规校纪,在社会中遵守公共秩序等。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巩固了学生们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丰富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在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尤为关键。教师们深知,要让道德与法治教育真正深入学生内心,教学内容必须紧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他们注重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和讨论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
例如,针对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校园欺凌问题,教师们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明确欺凌行为的错误性,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欺凌。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是教学内容的重要一环。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安全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教师们通过讲解网络诈骗、个人隐私保护等实际案例,教导学生如何在网络世界中保持警惕,提升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这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道德与法治知识,还能够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时,能够更加明智地做出判断和选择,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让道德与法治教育不再是空洞的理论传授,而是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实用课程。学生们在这样的教学中,不仅能够学到知识,更能够学会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真正价值。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实践教学被看作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方法。东莞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就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并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例如,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探访孤寡老人、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亲身体验到助人为乐的喜悦,深刻感受到道德行为的力量,从而更加珍视和践行道德规范。此外,模拟法庭活动也是实践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别扮演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通过模拟真实的法庭审判过程,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法律程序和法治精神。这种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让他们对法治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们在亲身参与中提升了道德素养,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公民意识。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如何承担责任,更加明白了作为社会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这些实践教学活动,道德与法治教育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东莞市“品质教育”的引领下,我们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和强化实践教学等创新尝试,为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育方法,为培养有道德、懂法治的新一代贡献我们的力量。我们坚信,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让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自信地迈向未来。
参考文献:
[1]王萍.江苏 同心笃行 以高质量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J].中国人大,2024(08):45-46.
[2]黄仕清.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4(15):135-139.
[3]李举霄.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J].天津教育,2023(3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