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新课标教学视域下的语篇解读策略
张蓉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英语新课标教学视域下的语篇解读,是当下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语法,更要求他们能够理解并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实际的交流和表达。因此,对语篇的深入解读显得尤为重要。语篇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载体,包含了丰富的语言信息和文化知识。通过对语篇的解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提升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语篇解读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视域;语篇解读
引言: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语篇解读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我们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语篇的解读过程,通过自主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语篇的内容和结构,挖掘其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此外,我们还注重将语篇解读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一、小学英语新课标教学视域下的语篇解读现状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到语篇解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他们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语篇,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教师们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得学生在理解语言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尽管有了这些积极的尝试,但当前小学英语语篇解读的教学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部分教师可能过于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而忽略了语篇的整体理解和深层含义的挖掘。这导致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旨。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在进行语篇解读时,可能会因为词汇量不足、阅读技巧欠缺等原因而感到困难,从而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资源的不均衡也是影响小学英语语篇解读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些地区和学校,由于教学设备、教材等资源的限制,教师可能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丰富和多样的语篇材料,也无法开展一些有效的语篇解读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英语新课标教学视域下的语篇解读的价值
语篇解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英语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词汇和语法的记忆,而是更加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通过深入解读语篇,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律,从而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语篇解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解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意识,进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语篇解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解读语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推理和判断,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同时,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逐渐掌握语篇解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语篇解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解读语篇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主题和内容,这些都会对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影响。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语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英语新课标教学视域下的语篇解读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小学英语新课标教学视域下的语篇解读策略
(一)情境导入
通过创设与语篇内容密切相关的生动情境,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篇解读的过程中。以学习关于“购物”的语篇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模拟的商店场景,通过布置货架、摆放商品等细节营造真实的购物氛围。在这个模拟商店中,学生们可以扮演顾客和店员的角色,进行真实的购物对话和交易。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实际交流,还能够通过亲身体验理解购物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和情境。他们可以学习如何询问价格、选择商品、进行讨价还价等,这些真实的交流情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语篇中的语言表达和语境运用。通过这种模拟购物情境的创设,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大大激发,他们变得更加主动参与,愿意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时,这种情境式的教学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与生活的联系,使他们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小学英语新课标教学中,应该注重创设与语篇内容相关的情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预测与推理
在阅读语篇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以一篇关于“动物习性”的语篇为例,教师可以首先展示语篇的标题和插图,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对动物的行为习性进行大胆的预测。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启发式的问题,比如:“从插图中你们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可能在做什么?你们觉得这些动物有什么特别的习性吗?”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并积极参与讨论。在学生们充分表达了自己的预测和想法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通过阅读语篇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有层次、有逻辑的问题,比如:“作者是如何描述这些动物的行为习性的?你们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与你们预测相符或不符的内容?这些动物的习性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篇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知识和信息,更能够在预测和验证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思维导图
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强大的可视化工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梳理和理解语篇的结构和内容。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现了信息的层次关系和内在逻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直观地把握整体框架和关键信息点。以学习一篇关于“四季变化”的语篇为例,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概括出每个季节的主要特点。然后,利用思维导图软件或手绘的方式,开始构建思维导图的框架。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季节可以作为一个主要的分支,而每个季节的特点则可以作为子分支进一步展开。比如,在“春季”这个分支下,可以列出“气温回升”、“植物发芽”、“动物活动增加”等特点。同样地,夏季、秋季和冬季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展开。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整理出语篇的主要内容,还能在思维的过程中发现信息点之间的关联和逻辑关系。这种主动的思考和整理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记忆效果。此外,思维导图还可以用于后续的复习和讨论。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上添加自己的理解和感想,或者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口头复述,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理解语篇内容。
(四)文化背景融入
在解读英语语篇时,融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语篇中的文化内涵,还能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从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学习一篇关于“西方节日”的语篇为例,教师在解读过程中应注重介绍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等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介绍西方节日的历史渊源,让学生了解节日背后的故事和意义。比如,对于圣诞节这一西方重要的节日,教师可以讲述耶稣诞生的故事,以及这一节日是如何从宗教仪式逐渐演变为家庭团聚、互赠礼物的文化传统的。这样的介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并激发他们对西方文化的兴趣,教师可以介绍西方节日的庆祝方式,包括庆祝活动、特色食品、装饰物等。例如,在讲述万圣节时,教师可以介绍孩子们如何穿着各种鬼怪服装挨家挨户敲门要糖果的“不给糖就捣乱”的传统,以及南瓜灯、骷髅等节日装饰的意义。这些生动的细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语境,感受西方节日的氛围,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语篇内容,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异同。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学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
(五)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语篇解读,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共同探讨、深入思考。以学习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语篇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并设计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小组讨论或合作完成的任务。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围绕如何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话题展开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互相倾听、互相讨论,他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还能从同伴那里获取新的信息和启示。除了讨论,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完成的任务,比如制作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海报或者策划一个环保主题的宣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努力,通过集思广益、互相协作,最终完成一个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作品。这样的合作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语篇解读,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篇内容,还能在合作中学会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如何协调不同意见、如何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小学英语新课标教学中应积极推广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六)评价与反馈
在语篇解读的过程中,及时评价和反馈学生的表现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还能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收集学生的表现数据,比如课堂观察、作业检查、小组讨论参与情况等,从而对学生的理解程度、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课堂观察是教师直接获取学生学习状态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注意力是否集中、参与度是否高、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等,来评估他们对语篇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教师还可以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是否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和交流。作业检查则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语篇解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理解偏差、表达不清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定期对学生的思维导图、小组讨论成果等进行点评。在点评过程中,教师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亮点,也要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具体的点评和建议,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结语:
总之,小学英语新课标教学视域下的语篇解读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任务。通过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化意识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英语新课标教学视域下,语篇解读不仅是语言学习的关键环节,更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创设与语篇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语篇解读中来,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贾丽.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2024(14):93-96.
[2]吴秋蓉.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对策[J].读写算,2024(08):20-22.
[3]孙一秀.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4(07):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