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慧融合教室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

李培 徐磊 尹卫华 何晓伟 倪佳丽 张润兴

上海建桥学院 201306 上海市

摘要:本文以上海建桥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为例,探讨了智慧融合教室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通过对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的分析,本文提出了智慧融合教室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详细阐述了智慧融合教室的构建理念、关键技术、实施路径及预期成果。研究表明,智慧融合教室的引入能够有效促进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对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慧融合教室;课堂教学改革;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信息化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智慧融合教室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以其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上海建桥学院作为一所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高校,积极探索智慧融合教室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工程管理专业中进行了试点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智慧融合教室的构建理念

智慧融合教室的构建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智慧融合教室打破了传统教室的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同时,智慧融合教室也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三、智慧融合教室的关键技术

智慧融合教室的关键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这些技术为智慧融合教室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教室设备的互联互通,大数据技术为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数据支持,云计算技术为智慧融合教室的云端应用提供了可能,人工智能技术则为智慧融合教室的智能化服务提供了保障。

四、智慧融合教室的实施路径

(一)硬件建设

智慧融合教室的硬件建设包括智能教学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和物理环境建设。智能教学设备包括智能黑板、智能课桌、智能交互系统等,网络基础设施则包括高速网络接入、无线网络覆盖等,物理环境建设则注重舒适性和人性化设计。

(二)软件建设

智慧融合教室的软件建设包括教学平台、资源库和在线学习工具等。教学平台是智慧融合教室的核心软件,它支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资源库则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视频、教学案例、仿真实验等。在线学习工具则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支持,如在线测试、学习记录等。

(三)教学资源整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资源利用率,授课教师建立了学习资源共享平台。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课件和学习资料,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并进行在线学习和讨论。

智慧融合教室的建设需要整合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包括校内教师的课程资源、校外企业的实践资源等。通过资源整合,智慧融合教室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机会。

(四)教师培训与支持

智慧融合教室的成功应用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教学素养。因此,教师培训与支持是智慧融合教室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培训,教师可以掌握智慧融合教室的使用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为了确保教师能够熟练运用智慧教育技术,华为智慧教室团队组织了教师培训和技术支持。培训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技术操作和评估方法等,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

五、智慧融合教室在工程管理专业试点中的实践

在工程管理专业试点中,智慧融合教室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智慧教室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旨在运用智慧教育技术与工程管理学科知识相结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成果和能力。在项目的阶段性进展中,确定了智慧教室环境改造及功能设备选型最终方案并完成教室环境改造和智慧教室设备搭建试运行,完成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的智慧教室环境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的试验;成功建设了具备智能化设备和互联网连接的教室。通过交互式智能白板、华为畅课APP等工具。截至2024年3月,全校使用智慧教室授课累计27门课程,智慧教室平台累计总访问量3567次,平台累计用户总数为19位教师,174位学生。工程管理系共有6位教师申请使用智慧教室进行授课,在智慧教室授课总计7门,分别为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构造,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造价管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企业项目综合实践,专业英语课程,使用智慧教室配套授课畅课平台累计建课3门。智慧教室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增强了教学的灵活性和互动性,实现了课堂资源的数字化和可视化展示,提供了更丰富、互动性更强的学习环境。

教学资源数字化,通过对工程管理专业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包括课件、教学文档、案例分析等,方便学生在线获取和学习。通过智慧融合教室的配套畅课APP接入,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利用这些资源,提高了学习的便捷性和效率。

教学内容优化,结合工程管理学科的特点,重新设计和优化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入案例分析、团队合作、实践操作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尝试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学习、团队合作项目、实践案例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培养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智能化评估系统,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授课教师采用智慧教室配套的畅课APP中的智能化评估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在线测试成绩,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学习资源共享平台,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资源利用率,授课教师建立了学习资源共享平台。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课件和学习资料,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并进行在线学习和讨论。

教师培训与支持,为了确保教师能够熟练运用智慧教育技术,华为智慧教室团队组织了教师培训和技术支持。培训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技术操作和评估方法等,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

通过以上改革举措,本项目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和效果。学生在智慧融合教室中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课堂互动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化地评估和反馈有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六、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工程管理专业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包括课件、教学文档、案例分析等,方便学生在线获取和学习。通过智慧融合教室的配套畅课APP接入,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利用这些资源,提高了学习的便捷性和效率。智慧教室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在优化课程设计、构建智能化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学习成果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和成果。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和改革。

智慧融合教室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在上海建桥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试点研究,本文验证了智慧融合教室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未来将继续深化智慧融合教室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更加先进、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培,1987年7月,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研究方向:工程建造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