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产教融合+课程思政”双元视角下高职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作者

王丽丽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在当今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我们面临着培养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拥有高尚思想道德素质人才的双重挑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产教融合+课程思政”双元视角的引入,为高职模块化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它通过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围绕一个具体的主题或技能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产教融合+课程思政”双元视角下,高职模块化教学可以更加灵活地结合产业需求和思政教育目标,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模块。

关键词:产教融合;双元视角;模块化

引言:

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撑,旨在通过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还能促进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的双赢。在高职教育中,产教融合的具体形式包括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未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产教融合+课程思政”双元视角下高职模块化教学的意义

从产教融合的视角来看,高职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学校与产业的紧密联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通过与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学校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市场的人才需求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他们毕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职场环境,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从课程思政的视角来看,高职模块化教学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在模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可以针对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灵活设计思政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产教融合的现状

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合作愈发紧密。双方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等多元化形式,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这种深度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解决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和职业发展前景,进一步推动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

三、“产教融合+课程思政”双元视角下高职模块化教学策略

(一)产教融合,共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的紧密合作已成为推动高职模块化教学发展的关键力量。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双方共同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以某高职院校与汽车制造企业的合作为例,他们共同打造的汽车制造与维修模块化课程,不仅涵盖了汽车制造技术的核心知识,还深入探讨了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实用技能,以及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课程的设计紧密结合了汽车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课程内容中融入了汽车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行业的最新动态。同时,企业提供的实际案例和生产线模拟训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校期间就能体验到汽车制造与维修的实际操作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种合作模式的实施,不仅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就业竞争力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课程思政,融入模块化教学过程

在高职模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思政教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教师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致力于在模块化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以《市场营销》模块为例,教师精心挑选市场营销领域的经典案例,结合这些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和分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道德底线和社会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模拟真实的商业环境,体验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等商业道德的重要性。小组讨论则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他们对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深入思考。

(三)校企共育,实现模块化教学的实践环节

在高职模块化教学的推进中,校企合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加强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升能力。以某高职院校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为例,双方共同开展了电子商务模块化教学的实践环节。在这一实践环节中,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深入参与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和推广工作。他们不仅学习了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维护和优化等技术知识,还亲身体验了产品推广、客户服务等业务流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模块化教学效果

采用信息化、项目化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模块化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计算机应用》模块教学中,教师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多个项目任务。学生分组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团队协作、自主探究等方式,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机会,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结语:

高职模块化教学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适应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产教融合+课程思政”双元视角的引领下,高职模块化教学将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高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勇睢.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强化路径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4(15):29-33.

[2]韦祝,谢小利.“产教融合+课程思政”双元视角下高职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23(07):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