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路径探讨

作者

宋郁姣

浙江外国语学院 310023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路径,主要围绕教材内容更新、知识点整合与系统化等方面展开讨论。通过对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分析,提出了针对碎片化知识体系的具体改革措施。本文旨在引导教育教学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教育回归;路径改革;难点分析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材内容碎片化、知识点孤立、教学方法呆板等问题已日益凸显。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目的的回归,以期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一、我国小学教育发展思考

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实际上是由于教育体系的滞后性导致的。尽管新课标提出了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执行中的滞后使得教材更新步伐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节奏,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而知识点碎片化,则反映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知识点的割裂式传授,而忽略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性。实际上,课程设计中不止一次发现学生对于分数和小数的内在联系毫无察觉,可见知识割裂情况的严重。

面对这些挑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门应当加强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对接,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使之能够反映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同时,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方法也需要转变,注重知识的整合与系统化,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其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育目的的回归

在我国,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使其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同时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偏重理论讲解,忽视实际应用,导致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虽然能够完成课堂上的数学题目,但在生活中如预算家庭开销或设计简单的物品时却无从下手。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核心要求之一。数学教育应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和能力。然而,当前的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培养,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例如,在面对开放性数学问题时,学生更多依赖标准解法,而不敢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结合:教育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当前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与社会实际脱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2]。例如,现代社会对数据分析和编程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小学数学教育对此涉及甚少,学生缺乏对这些技能的基本了解和兴趣。

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路径探讨

(一)更新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应当及时更新,以反映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和科技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教材内容的更新需要更加灵活和敏感。例如,传统的数学教材可能过于侧重于基础概念和传统题型,而缺乏对现代科技应用的介绍和讨论。因此,更新教材内容需要更加紧跟时代潮流,及时反映新兴技术和社会现象,以满足学生对实用知识的需求。

(二)引入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

教材内容应当引入丰富的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让学生通过解决真实的问题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教材中可以增加诸如“如何使用统计方法分析社区环境问题”的案例,指导学生收集学校周围垃圾分类的实际数据,然后用图表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还能增强其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体上,可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预算、交通规划等,将数学问题与实际情境结合。例如,在讲解百分数时,通过“计算家庭购物折扣和实际花费”这样的案例,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三)利用教学方法整合碎片化内容

(1)探究式学习

倡导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立起知识的联系和系统。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探究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观察、实验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逐步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模式。

(2)问题解决导向

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意义。教师可以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和解决,激发其思维的活力和创造性。例如,在学习分数和小数时,可以设计一些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如比较商品价格、计算食谱中的配料比例等,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结束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育教学需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注重知识的整合与系统化、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提升。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的的回归,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斗格甲.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3, (08): 55-57+61.

[2]张琳琳.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 (23):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