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建设背景下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王晓乐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商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61
[摘要] 凭借着陆海联运、双向开放的功能区位优势和独特优越的大陆桥过境运输地位,连云港港口物流交汇点在自贸区建设中的价值逐步显现。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连云港港口的优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连云港港口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积极拉动临港产业发展、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等港口物流发展对策,其中包括推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提高港口信息化水平、注重人才培养等,从而助力连云港港口物流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自贸区建设;连云港;港口物流;SWOT分析
一、引言
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于2019年8月获批成立,使得连云港市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着巨大挑战与机遇。自由贸易试验区具有较强的对外开放性,又是连云港港口物流建设中举足轻重的支点,其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必然少不了港口物流作为供应链的保障。自由贸易区在港口物流的支持下,能够衔接好自由贸易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在连云港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背景下,通过对连云港港口物流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对策,可以提高港口物流竞争力,推动港口物流健康、稳定、高效的发展。同时,考虑到连云港港口的重要地位,其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对其他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因此,在自贸区建设背景下,研究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化策略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自贸区建设背景下连云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
连云港港口前身是大浦港,现包含五个港区,分别为赣榆、徐圩、灌河、连云、前三岛,港区有着总面积约为184.3平方千米的陆域。据连云港市统计局统计,截至2023年底,连云港港智能化集装箱堆场起步工程主体建设启动、数智化系统数据标准与技术管理体系完成;连云港港纯电动拖轮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开工建设;连云港港主要散货码头已完成生产业务系统V2.0升级,其中新圩港、新陆桥、东粮等码头公司已提前进入正式运行,新海湾、新龙港、新云台等公司完成试运行。随着连云港物流网络不断发展,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服务和支持。
(二)港口吞吐量的持续增加
据连云港市统计局统计,截至2022年,连云港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0019.03万吨,同比增长8.34%,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13948.65万吨;集装箱完成556.83万标箱,同比增长10.59%。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环境,连云港港口运输的吞吐量仍旧保持增长的态势,满足了连云港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连云港港正在利用国际枢纽海港海河联运特色业务,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海河联运枢纽通道,从而辐射并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蓬勃发展。
(三)联运模式的变化
在自贸区建设的需求下,连云港港口的运输模式也进行了更新,相继出现了首创中欧班列“保税+出口”、“船车直取”零等待、多式联运“一站式”监管等新业态、新模式,带动了连云港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据新华网报道,截至2023年,连云港港口拥有产品业态最全、最丰富的国际班列通道,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和哈国霍尔果斯无水港分别累计完成197.3万标箱和148.3万标箱,成为中亚跨境运输的重要集结中心和换装基地;铁水联运、海河联运功能不断完善,基本形成辐射内陆腹地的港口外部交通网。
三、自贸区建设背景下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天然良港,交通便利。连云港港口坐落于中国沿海中部,与多国隔海相望。其拥有的天然屏障东西连岛长达6千里,为港口及船只提供了便利,开阔的腹地和良好的疏运条件能满足周边地带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以港口生产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注重港口园区的创新能力,为连云港港口物流的现代化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中云货场作为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为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持,同时拥有了更加牢固的货物存储、运输方面的发展基础。
(二)劣势分析
腹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面对对外贸易增长的同时,连云港面临货源分流的压力,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港口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对于港口物流发展来说,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现有环境下,与其他的国际化大港相比,连云港港口物流信息化程度仍旧存在一定差距;缺乏港口物流高端管理人才。在自贸区建设背景下,港口物流方面的技术技能人才极为缺乏。港口物流人才队伍建设与海洋经济发展需求匹配之间存在差距,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专门从事港口物流教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匮乏。
(三)机遇分析
1.“一带一路”战略。连云港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向西延伸的天然最佳“交汇点”,有利于连云港港口建立涵盖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航班体系。在“一带一路”战略方针的支持下,连云港港口物流的发展增加了对外交流的机会,同时也让对外贸易发展能更加顺畅。
2.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区让港口变成了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共用出海口,发挥了港口的进一步辐射作用,让港口建设能够满足运输的需要。中哈物流基地,让货物可以直接从连云港港口的船上卸载到列车上,使得港口运输的任务能够实现的更加顺畅。
3.连云港市政府的政策支持。连云港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以港兴市”战略,即借助港口的发展来带动全市经济的振兴。在连云港政府的支持下,连云港的港口物流有了一定的政策支撑,同时能够满足连云港港口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四、自贸区建设背景下连云港港口物流的发展对策
1.推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连云港港口物流要想在根本上推进国内外经济连接,就需要将连云港港口经济作为建设的重点,完善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对外贸易发展实现便利化。通过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建设,促进连云港港口人才的流动,促进在连云港港口物流助力地方对外贸易发展,更好地拓宽商业圈和资源圈,让地方能够完成产业之间的转换。
2.提高港口信息化水平。对于港口物流信息同步化建设企业应该加以重视。库存信息与生产部门同步化可以使得物流环节更够高效进行。避免出现人工清点不到位导致库存积压现象带来的经济损失。要运用已有数据分析挖掘出核心客户的经营波动状况,以及经营管理能力、市场运营情况、资本现状等实际情况,要运用信息系统中的历史数据、正在进行的大数据分析开展更深入的收益分析,从而找到可能的收益增长点。
3.注重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在连云港的港口物流发展中,要招纳专业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港口物流的发展形成内生动力。通过人才引进,可以帮助港口物流发展提高竞争力,帮助港口物流发展招揽更加合作的机会,也能帮助港口物流发展创新硬件和设备,从而助力港口物流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岳文, 韩剑. 我国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建设:动因、现状及路径[J].经济学家, 2021,5(07):92-100.
[2]华凌烨, 孙元花. 自贸区视角下连云港港口发展策略研究[J].大陆桥视野, 2021,4(01):47-48+51.
[3]陈晓华, 平辉. 连云港自贸区物流系统构架及要素分析[J].大陆桥视野,2020(12):39-40+43.
基金项目: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连云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对接自贸区需求的模式研究”(2022SJYB1878);江苏财会职业学院2022年教师成长发展团队资助项目“科研型”(TD20220202)。
作者简介:王晓乐(1988—),男,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商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产教融合、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