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索"一校一品"篮球特色大课间活动对青少年运动兴趣的影响

作者

黄海权

广州市增城区三江中学 511325

摘要:篮球作为一项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提高身体素质。而“一校一品”篮球特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更是将篮球运动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篮球学习平台。

关键词:"一校一品";篮球特色;大课间活动;青少年运动兴趣;影响

引言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应更加注重对他们进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合理利用各种体育项目创建灵活有趣的大课间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得到身体机能锻炼,在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同时缓解学习压力,进而建立乐观的心态,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1"一校一品"篮球特色大课间活动对青少年运动兴趣的影响

"一校一品"篮球特色大课间活动对青少年运动兴趣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通过特色篮球活动,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接触到篮球运动,增加对篮球的认知和了解,从而提高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其次,篮球活动能够锻炼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使他们在篮球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进一步增加对篮球运动的喜爱。此外,篮球特色大课间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篮球活动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篮球运动。总的来说,"一校一品"篮球特色大课间活动对青少年运动兴趣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2初中篮球活动存在的问题

教学模式落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会导致教师在一堂课中讲解大部分的篮球理论知识,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产生难点。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缺少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关注,同时也忽视了初中阶段学生体育知识的记忆容量。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都没有对技术指导进行重视,只是通过篮球比赛活动对学生技术掌握情况进行了解。传统的篮球教学模式无法使初中学生的篮球技能有效提升,在学生个性发展方面也无法起到推动作用,正是因为篮球课的单一性,导致学生在运动方面的压力得以增加,对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不良影响。

3"一校一品"篮球特色大课间活动对青少年运动兴趣的策略

3.1注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兴趣性

篮球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是为了营造一种积极、愉快的体育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运动愉悦感,确保体育活动既有趣又有益,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练于乐。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篮球兴趣爱好和运动偏好,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活动内容,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哪些篮球运动项目感兴趣,从而选择或建构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活动。具体开展形式上,教师可以多采用游戏法和竞赛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游戏法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技能,享受运动的乐趣;竞赛法则能够引入一定的竞技元素,通过设置比赛项目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竞争。通过小组合作游戏、接力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沟通和协作,体验团队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3.2加强学生体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重视学生的体能练习,通过多样化的练习让学生实现更加全面的体能练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多方位提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安排练习次序,从不同角度开展体能练习,既可以提高体能练习的效果,同时又能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身体素质的真实数据,从而优化调整教学策略,制订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练习计划。单一的练习形式会给学生带来疲惫感,甚至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所以,无论是从提高练习效果的角度出发,还是为了消除练习给学生带来的疲惫感,提高练习形式的多样性都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八年级全一册中“篮球”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通过篮球活动,发展学生的灵活、机敏、反应快捷以及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为此,在练习速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障碍跑和接力跑两种练习形式相结合,采取小组轮换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比如,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练习小组,让其成纵队站立,并且在四条跑道上按照相同的顺序摆放不同的障碍物,确保每个小组障碍跑的难度相同。然后,在教师的指挥下,第一名小组成员完成障碍跑后,第二名小组成员继续挑战。最后,比一比哪个小组用时最短。再如,在进行灵活性练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抢篮球的比赛活动,每10名同学为一组,第一轮比赛10名同学抢夺9个篮球,没有抢到的同学淘汰出局,之后的每一轮游戏都减少一人,所抢夺的篮球数量也随之减少一个,直到场上剩下最后一人为止。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不仅可以提高练习效果,同时也能增强练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3掌握手型技巧,提高投篮技术

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对学生开展科学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对手型动作进行规范,推动初中生篮球素养的发展,使学生对篮球运动更好地掌握,提高初中生的体育素养。例如:在肩上投篮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熟练拍球动作,然后让学生们对球的运力进行感受,然后再将投篮等相关技巧普及给学生们,重点是对学生投篮姿态进行关注,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肩上投篮进行感受,并对正确动作进行了解。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示范和纠正,使学生可以完全掌握篮球的基本技巧,并对其反复练习,让学生对持球和出手时的关键点进行感受,最终完成相应的动作和数量。这时教师带领学生到篮筐下开始投篮,让学生对自己练习的成果进行检验,从而使初中生篮球技巧不断加深,推动学生篮球能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也使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所提高。

结语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青少年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青少年篮球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程淑桂.初中篮球教学的一些尝试和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4):168-170.

[2]王光琦.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内容优化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8(18):109-110

[3]王喜梅.浅析初中体育篮球运动教学的优化路径[J].新课程,2019(23):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