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数据时代“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育人的成人继续教育研究

作者

李鹏

湖南软件专业技术大学 411100

在知识更新加速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成人继续教育已成为个体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路径。然而,传统教育模式中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各自为政,导致教育供给与成人学习者实际需求脱节,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凸显。大数据技术的崛起为破解这一困境提供了可能——其强大的数据采集、分析与预测能力,能够精准捕捉成人学习者的多维特征,动态匹配教育资源,并构建起跨主体的协同育人网络。如何借助大数据重构三方协同机制,成为提升成人继续教育质量、推动终身学习社会建设的重要命题。

一、大数据赋能:成人继续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重构

(一)数据画像驱动精准教育供给

通过采集成人学习者的职业轨迹、知识储备、学习偏好等动态数据,形成多维数字画像,为三方协同提供科学依据。家庭可基于画像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弥补职业指导短板;学校能精准识别学习者能力缺口,设计分层分类课程;社会机构可开发针对性培训项目,促进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匹配。例如,制造业从业者的数字画像显示其工业互联网技能薄弱,教育机构据此推出模块化课程,助力其快速适应数字化转型。

(二)智能平台重构协同交互场景

依托云计算技术搭建的协同育人平台,整合家庭监护数据、学校教学数据与社会服务数据,打破信息壁垒 [1]。平台通过智能推送系统实现三方实时互动:家长端接收学习进度提醒与成长建议,学校端获取社会实践反馈以优化教学,企业端推送岗位技能需求以指导培训方向。这种全场景数据贯通使教育决策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形成“需求感知- 资源匹配- 效果评估”的闭环,显著提升育人效能。

二、现实困境:三方协同育人机制的结构性矛盾

(一)数据孤岛制约协同效能

当前家庭、学校、社会机构的教育数据分属不同系统,数据标准、存储格式、访问权限存在显著差异,形成难以逾越的 " 数字壁垒 "。家庭端的教育记录多停留在纸质档案阶段,学校端的教学数据局限于校内平台,企业培训信息则分散在多个业务系统中。三方缺乏统一的数据接口与共享协议,导致学员从家庭到职场的学习轨迹断裂,协同育人难以形成完整闭环。例如,某制造业企业反映,新入职员工提交的职业技能证书常因格式不兼容或信息缺失,需耗费大量时间人工核验,严重影响了人才选拔效率。这种数据割裂状态,使得三方无法基于全量数据制定协同策略,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失去科学依据。

(二)角色定位模糊导致责任分散

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的功能边界缺乏清晰界定,容易出现 " 都管都不管 " 的真空地带。家庭往往将教育责任完全委托给学校,忽视自身在价值观引导、学习习惯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学校受限于场地与资源,难以深入企业实际需求设计课程,导致学员所学与岗位所需脱节;社会机构则因缺乏政策约束与激励机制,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培训项目甚至演变为 " 证书买卖 "[2]。例如,某社区教育中心曾联合企业开设电商运营课程,但因家庭支持不足、学校指导缺位,学员结业后仍无法独立运营网店,最终项目被迫终止。这种角色错位与责任分散,使得协同育人停留在表面合作,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三、创新路径:数据驱动的协同育人生态构建

(一)构建" 三位一体" 数据治理体系

打破数据孤岛需从标准制定与平台整合入手。可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联合行业协会、技术企业建立统一的教育数据元标准,明确家庭健康数据、学校学习记录、企业培训成果等各类信息的采集规范与存储格式。在此基础上搭建区域性或行业性协同育人数据中台,通过API 接口实现三方系统的无缝对接。例如,某省建立的“终身学习数据枢纽”已接入家庭端健康监测设备、学校端教学管理系统、企业端技能认证平台,学员只需一次授权,即可实现学习经历的跨机构认证与学分互认。这种标准化、集约化的数据治理模式,为协同育人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设施,使三方能够基于全量数据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提升资源匹配效率 [3]。

(二)开发智能协同育人支持系统

技术赋能需聚焦实际场景需求。可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发智能问答助手,嵌入家庭、学校、企业的沟通平台,实时解答学员关于课程选择、职业规划、技能提升等疑问,减少信息传递损耗。通过知识图谱技术构建课程资源关联网络,将家庭亲子共读资源、学校专业课程、企业实战案例有机链接,形成“理论- 实践- 反思”的学习路径。例如,某在线教育平台推出的“AI 导师系统”,能根据学员学习进度自动推送家庭实践任务,同时为企业导师提供学员能力画像,指导其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实训项目。这种智能化支持工具,不仅降低了三方协同的技术门槛,更通过精准匹配需求与资源,激发各方参与协同育人的内生动力。

结语;在终身学习成为时代刚需的当下,大数据技术为成人继续教育协同育人开辟了新境界。当家庭的情感滋养、学校的系统培育、社会的实践锤炼通过数据纽带紧密相连,教育便突破了时空与资源的桎梏,形成“需求感知 - 精准供给 - 动态优化”的良性循环。这种创新不仅重塑了教育生态,更让每个成人学习者都能在个性化成长路径中实现自我价值跃升。面向未来,唯有持续深化数据治理、完善协同机制,方能释放技术赋能的乘数效应,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明远 . 大数据驱动下成人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路径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24,(05):45-51.

[2] 李晓华 . 家庭、学校与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实证研究—基于终身教育视角 [J]. 继续教育研究 ,2023,(11):62-67.

[3] 王志刚 . 数据赋能视角下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策略 [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3,(04):89-96.

作者简介:李鹏 男 汉 湖南湘潭 讲师 管理学 本科 数字化、学历提升

课题基金: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十四五”成人继续教育科研规划2023 年度一般课题 ( 课题批准号 : 2023-552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