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跟你走
范维琨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机关幼儿园 010050
一、活动目标
1. 认知:辨别常见拐骗手段,明白跟陌生人走的危险。
2. 技能:掌握至少三种防拐方法,如大声拒绝、跑向人多的地方、向可靠的人求助,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3. 情感:初步树立防拐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
1. 重点:了解常见拐骗方式,学习防拐方法。
2. 难点:能在真实场景中,快速判断危险,用所学方法保护自己。
三、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短片、游戏头像帽子、小贴纸等。
2. 情境布置:商店、公园、警务站等模拟街道场景。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境导入:设置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戴着“狐狸警官”头饰登场,拿着一张“失踪海报”说:“小朋友们,我是森林警局的狐狸警官,可爱的小兔子失踪了!它被人骗走了,我们看看它是怎么被人骗走的?”
(二)主体部分
1. 通过播放短片,认识常见拐骗手段。
(1)播放陌生人以零食诱惑小兔子的短片
师:“发生了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幼儿自由回答)
(2)播放小兔子在公园与父母走散,突然被陌生人抱走的短片
师:“小兔子遇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通过出示防拐知识图片,引发幼儿讨论,学习防拐方法。
(1)出示图片1:陌生人向幼儿问路,并让幼儿带路。
师:“谁来讲一讲,发生了什么?”“帮助一下小朋友,告诉他应该怎样做?”
(2)出示图片2:陌生人在小巷拦截幼儿。
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3)出示图片3:幼儿在商场与父母走散
师:“我们应该向谁寻求帮助?”
教师小结: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险大声呼救并跑向人多的地方,走丢了就找警察或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3.游戏:模拟游戏,初步树立防拐意识
(1)角色扮演:部分幼儿分别扮陌生人、小朋友和警察。“陌生人”诱骗“小朋友”,“小朋友”用防拐知识应对。
(2)场景体验:把幼儿带入模拟街道,助教老师扮陌生人拐骗幼儿。观察幼儿反应,对正确应对的给予肯定,没应对好的及时指导并让其再次演练。
(三)结束部分
1. 教师小结:认识不同防拐手段,至少掌握三种防拐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保持警惕,学会保护自己。
2. 发放“防拐秘籍小卡片”,在“防拐小勇士”评比栏给表现好的幼儿贴小贴纸,鼓励幼儿树立防拐意识。
五、活动延伸
1. 园内拓展:举办“防拐知识小主播”活动,选拔幼儿录制防拐短视频,在幼儿园公众号展播;开展“我不跟你走情景剧本创作”活动,让幼儿分组编排防拐情景故事,然后进行表演。
2. 家园联动:举办家长学校,邀请专家讲授防拐防骗知识;开展“家庭防拐小剧场”活动,鼓励家长在家和幼儿模拟防拐场景,记录下来分享到班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