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林业管理措施与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作者

卢霞 胡可强

1宁强县国有红石梁林场 2宁强县飞播造林管理站 陕西省汉中市 7244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森林虫害防治越来越多开始引入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林业管理逐渐实现了现代化。尤其是数字信息系统的应用,宁强县实现了对整个森林系统的全方位动态监控,使得林业管理更加便捷高效,并以最快速度启动防治预案,将虫害程度降至最低。

关键词:林业管理措施;虫害防治技术;分析与研究

引言

森林虫害一直是森林管理不可或缺的重点任务,我国森林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因此虫害问题普遍存在。近年来,病虫害种类增多、危害加剧,给国内森林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因此,当前阶段宁强县需要提出有效的森林管理措施,高度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虫害防治是森林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我国森林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1.实施林业管理措施与虫害防治技术的必要性

现阶段,虽然开始注重实现经营集约化的快速高产,但是忽略了技术投入的加强,导致树木生长差,抗虫能力降低。管理不善加剧了虫害蔓延;林业虫害发生后采用化学农药会伤害有益生物,增强虫害抗药性,使林业生态环境恶化、更新不足,无法满足防治需求。另外,由于缺少符合林业特点的防治药品和器械,防治手段不足,效果差,致使防治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虫害控制旨在减缓病虫害对林区的不良影响,将病虫害作为研究重点,观察其繁殖、习性等特征,得出相关结论并应用于防治技术,以防患未然,减少可能的虫害危害。因此,虫害控制技术在林业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虫害控制技术的关键包括减少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在附近发生时立即生效、在较远处发生时可以快速定位并确认虫害类型等。林业管理的目标是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免受危害,虫害控制技术正是为了减少因病害虫而导致的资源减少和经济损失。因此,虫害控制技术对于林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是林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实施林业管理措施与虫害防治技术的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加强防治林业虫害,可以采取多种技术措施,想要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并保持生态平衡,在实际的防治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此外,还要尽量使用无公害技术处理虫害。因此,在当前的化学防治方法中,应当小心控制化学药品的毒性,必须选择低毒而有效的防治虫害技术,以推动虫害防治,实现绿色环保和高效目标,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3.实施林业管理措施与虫害防治技术的主要措施

3.1基础防治技术

林业虫害管理的基础防治方法在树苗栽种阶段展开,需对各项条件严格审查,如树苗选优和土壤质量检测。同时,应重点关注树苗生长过程中的虫害防治工作。一旦发现虫害问题,应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蔓延并影响其他树木生长,进而促进林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3.2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在林业防治害虫领域具一定先进性,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治理害虫,运用生态天敌关系和食物链进行防治,实现以虫治虫的效果。此外,目前在生物防治害虫方面,利用生物科学使有机生物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害虫失去繁殖能力已被研究出来,以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通过实践发现,这种方法极为有效,尽管相关案例不甚充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3.3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是一种绝对天然的病虫害防治方法,通过应用物理学原理和手段来实现。它主要利用自然光、电和声波等物理现象,以达到根除病虫害的目的。例如,可采用高温杀菌的方法对已感染病虫害的林木进行处理,以消灭害虫和病菌,避免它们的传播与蔓延。此外,使用明火、饵木等方法捕杀害虫也颇为有效,物理技术不会损害树木,但会增加森林火灾的风险,同时也可能误伤其他物种。

3.4化学防治技术

正如其名,化学控制技术是指在受到病虫害侵袭的森林地区使用化学物质和药剂,因其化学成分能够完全消除害虫,并有效阻止外来昆虫对森林地区造成威胁。由于化学成分中含有杀虫物质,可能对林区其他生物造成负面影响,除了对其他生物有影响外,一些化学物质还会导致林区污染,这是化学防治技术的缺点。然而,采用化学防治技术可以最彻底地消灭病虫害,速度快,不用担心病虫害的复发。

需要留意的是,所采用的化学制剂应源自于生物或自然物质,其对树木造成的伤害较小。施用药剂时,应避免使其停留在树木表面过久,以免对树木造成危害。针对森林防护,可以通过施用农药来进行,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对环境污染较少,非常实用。但需注意的是,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会导致害虫对其产生抗性,所以通常需要轮换不同的农药以应对抗药性问题。

3.5制定科学方案

科学方案是确保林业管理各项技术有序执行的基础。为了构建科学的林业管理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组建现代化的团队。人们可以根据当地林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通过进行专业岗位招聘和提高福利待遇等措施,招募林业执法人员、植物保护人员、林木栽培人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等专业岗位的人才,以完善林业管理团队的组织架构。其次应加强技术支持,充分发挥“产、学、研”优势,深化与高等农林院所的合作,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对当地林业管理方案进行技术指导,确保措施科学、有效、合理。第三,增强经费支持。由于林业资源管理的资金回报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各地林业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特定的资金与“林业资源管理”相关,以确保经费持续注入,从而保证持续引进人才并及时更新相关设备。

3.6合理除草

作为禾本科植物,野草通过争夺土壤空间、利用阳光和营养物质来抑制林木生长。为了有效除草,可以从多个角度着手。首先,在不太稳定的年轻树林生态系统中,应当及时清除大型野草,为树苗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在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应该适当地保留小型杂草周围的林木根系,这样可以储存林木根系周围的水分,同时也能增加生态系统内植物的种类,从而丰富食物链和食物网。

3.7科学修剪

根据不同的林木品种,利用现代化机械,在适当的时机对树木进行修剪,以实现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培育高端林木等目标。根据“修枝保主”的原则,应及时修剪林木下部三分之一的枝条,以促进养分向主干和主要枝条输送,为培育高端林木如杉木大径材打下基础。修剪后应迅速涂抹细胞分裂素、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促进伤口愈合,降低病原微生物感染风险。

4.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森林病虫害形势十分严峻,造成的影响相当严重,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不断加强森林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以确保森林业的正常发展。在防治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为辅的方针政策,以生物防治为主,结合物理、化学、农业方法综合防治病虫害,以保障新时期宁强县森林业的稳定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对森林结构进行改善,不断完善林业的管理系统,在一个更加周密的管理体系下保护国内林业的发展,这对于改善当前生态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另外,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时刻关注周边生态环境,将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并且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最大化地做好宁强县林业管理。

参考文献:

[1]孟凯.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管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4):30-31.

[2]金桂平.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实践[J].南方农机,2019,50(24):55.

[3]莫春芳,文志宏,王建文.浅析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226-227.

[4]梁玉梅.林业管理中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意义[J].乡村科技,2019(31):58-59.

[5]侯新华.探究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0):176+174.

作者简介:卢霞、胡可强(1973.12、1972.2)性别:女、男民族:汉族籍贯: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学历:大专(卢霞)、本科(胡可强)职称:副高级工程师(卢霞、胡可强)研究方向: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