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

作者

张银丽

云南方源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

摘要:环境监测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通过对环境质量的动态监控和数据分析,为环境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将分析环境监测在环境工程建设中的促进作用,探讨其在项目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和优势。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建设促进;监测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工程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环境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环境因素的多变性,使得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一、环境监测技术概述

(一)环境监测技术的分类

环境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土壤监测和生物监测等。水质监测技术通过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分析,评估水质状况;空气质量监测技术通过检测空气中的颗粒物、气态污染物等,评估空气质量;土壤监测技术通过对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评估土壤污染程度;生物监测技术通过对生物体内污染物的分析,评估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1]。

(二)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包括在线监测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和数据传输;遥感技术利用卫星和无人机进行大范围的环境监测;GIS技术通过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大量环境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揭示环境变化规律和趋势[2]。

二、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环境监测在项目设计阶段的作用

环境监测在环境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项目区域的环境现状进行全面监测,获取水质、空气质量、土壤状况等基础数据,为项目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可靠的决策支持[3]。在水处理工程设计中,通过详细的水质监测数据,可以准确确定水体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了解污染源及其影响范围。这些数据有助于设计人员选择最适合的水处理工艺和设备,确保处理过程高效且经济。例如,如果监测数据表明水体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则可以选择生物处理工艺;如果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则需要考虑化学沉淀或吸附处理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项目中,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同样至关重要。通过系统的空气质量监测,可以确定主要污染源及其排放特征,分析污染物的扩散规律和浓度变化趋势。这些信息有助于识别污染热点区域,了解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和方案。例如,若监测数据显示某工业区的二氧化硫浓度持续偏高,则可以采取措施控制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的排放,通过安装脱硫设备和实施清洁能源替代等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此外,监测数据还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评估治理措施的潜在效果和经济性,优化设计方案,确保治理工程的长期效果和可持续性。环境监测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不仅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还可以帮助设计团队全面了解项目区域的环境特点,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和问题。

(二)环境监测在施工阶段的作用

环境监测在环境工程施工阶段起到监督和保障作用,确保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施工过程中,环境监测通过实时监控施工活动产生的各类环境参数,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保障施工环境的可持续性。例如,在土壤修复工程施工中,通过对土壤和地下水的监测,能够检测出污染物的扩散情况,防止修复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确保修复工作不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源。地下水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地下水污染的风险,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保护水资源的安全。在建筑施工中,环境监测对施工扬尘和噪声的监测尤为重要。通过安装扬尘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扬尘浓度,超过预警值时及时采取洒水降尘、覆盖等措施,减轻扬尘对周边空气质量的影响。噪声监测设备可以对施工噪声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噪声超标,及时调整施工时间或采取隔音降噪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干扰,维护良好的社区关系。环境监测数据不仅在实时监控中发挥作用,还可以用于评估施工环保措施的效果。通过对比监测数据和施工前后的环境状况,可以判断所采取的环保措施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监测数据还为环保部门和施工单位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环境监测在运营管理阶段的作用

环境监测在环境工程项目的运营管理阶段具有持续评估和优化的作用。通过对项目运营过程中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运行中的问题和异常,进行有效的调整和优化,从而保障项目的稳定运行和环保效益。例如,在污水处理厂运营中,通过对进水和出水水质参数的监测,可以评估处理效果,及时发现处理工艺中的问题,并根据监测数据优化运行参数,如调整曝气量、药剂投加量和处理工艺条件,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同时,通过对水质变化趋势的分析,可以预测和预防可能出现的运行问题,提高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在垃圾填埋场管理中,环境监测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对地下水和大气环境的监测,可以有效防止渗滤液污染地下水资源,以及有害气体的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定期监测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浓度,确保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污染物扩散。此外,通过监测填埋场周边的大气环境,及时检测和控制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护周边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环境监测数据不仅为日常运营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还为环境工程项目的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长期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项目的环保效益和社会价值,发现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和改进空间。依据监测数据,可以制定科学的维护和管理策略,优化项目的运行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结束语:

环境监测在环境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全面、准确的环境监测,可以为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升环境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面对环境监测的挑战,需要不断创新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环境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雪.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2021,34(4):56-60.

[2]唐峰.大数据时代的环境监测技术[J].现代环境技术,2022,36(2):45-49.

[3]龚伟.在线监测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2023,28(3):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