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110kV主网降损措施探讨

作者

张文

呼和浩特供电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电网是电力系统中各种变电及输配电线路的整体,其内部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主要包括变电、输电以及配电等部分。在电网系统实际运行中,其主要功能就是实现电能的合理分配和输送,电网系统主要是由国家供电部门及各地供电公司管理。线损是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各环节所产生的电能损耗,能够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与经济运行的就是线损问题,因此为了使电网系统能够处于持续稳定运行的状态,就需要电力企业的管理者能够给予电网系统管理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110kV;主网降损;措施

线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供电企业生产营销综合管理水平, 而110kV 及以下配网线损因其直接面对用户, 并且直接反映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被各供电企业给予了越来越大的关注。为了适应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也为了让配电网的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供电企业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对产生线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降低电网运行的线损程度为目标。同时为了提高电网供电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对配电网线损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也应恪尽职守对自己的岗位负责,建立健全线损管理体系,从多方面优化电网运行,减少线损程度为社会提供更加稳定安全的电能质量。

一、110kV配网线损的影响因素

1、线损技术的影响因素

(1)配网损耗。引起线损过高的主要技术原因之一就是配网线损。配网线损过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配电变压器的容量与实际用电的负荷量不相配的情况,引起损耗增加;公用变压器负荷率低,造成高峰时过载、低谷时轻载的现象;部分配电变压器安装的位置偏离负荷中心;配电变压器低压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使中性线电流增大造成的损耗增加;电压的等级设置存在问题,没有及时更换耗能较高的配电变压器等。

(2)线路损耗。线路损耗方面,电源点与负荷中心距离较远,使得输电距离长是线路损耗过高;出线建设滞后,缺少电源点支撑,使得线路布局存在迂回供电现象、110kV供电半径过长造成损耗升高;运行方式不经济,110kV线路导线截面过大或过小,长期超负荷、空载或轻载运行;部分低压线路老化严重,引起泄漏增大;随着空调、冰箱等电感性负荷家用电器的使用越来越多,配网的无功补偿不足,使无功损耗所占比例不断增大,也影响了供电能力,使线路损耗升高。

(3)变电主设备损耗。变电主设备的损耗主要有运行方式问题,使主变压器过负荷或轻载运行,不能达到经济运行状态;无功补偿设备容量不足、穿越严重,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造成功率因数低,有功损耗也有所增加;变电主设备老化严重,缺陷修补不及时使得介质损耗、泄露增大,造成损耗增加。

2、线损管理的影响因素

(1)抄收人员素质差。供电企业部分抄收人员业务素质较差,抄、核、收工作不负责,错抄、漏抄、估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些抄收人员存在人情电、关系电等思想素质问题,少计电能现象严重。

(2)偷电、窃电现象严重。虽然近年来低压网络通过改造有了较大变化,但是部分低压线路改造仍不彻底,尤其是农村的低压线路较为混乱,接户线不合理,造成用户偷电现象严重,农村地区线损管理问题较多。此外,部分用户素质较低,窃电技术也有所提高,许多工业用户甚至非法经营,使用高新技术窃电,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供电企业的管理难度,也对管理线损产生了消极影响。同时,稽查人员对偷电、窃电的打击力度不够,稽查技术有待提高、稽查工作不彻底,难以追补所偷窃电量,对配网线损率的降低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3)计量不准确。在用电计量方面,由于计量设备没有按期进行检修、校验等,设备的缺陷和故障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和整修,如计量表计和CT烧坏、表计卡盘、PT断相等,使得计量不够准确、存在误差,流失一部分电量,造成线损过高。

二、110kV 供电线路的降损措施

1、改善电网结构,缩短供电半径。通过电网项目改造,提高电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满足安全可靠供电的需要。通过升压降低线损,我国110kV 电网受历史原因限制,结构不合理,集中表现为110kV 电源布点少,部分变电所主变容量不足,其中仍有部分变电站为单台主变运行,可靠性不高,不符合供电安全的基本准则。部分变电所设备健康水平不高,尤其是小型化变电站,设备老化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为此要改善电网结构,缩短供电半径,就要全面推广应用高电压供电,必然带来供电线路建设的革命,使110kV 配网系统向更加节能高效、科学配置的方向发展。新建110kV及 以上主变压器积极选用新型节能、有载调压变压器。更换110kV 主干线老旧线路,调整110kV 主干线供电半径,使其供电半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加强无功建设,严格运行维护。在电力系统中,无功电源同有功电源一样重要,都是保持系统安全、经济、稳定、高效运行的必备条件。在电力系统中应保持无功功率的平衡,否则将会导致系统电压降低、设备损坏、电能质量下降、电网能耗显著增大,严重时还会引起电压崩溃,系统解裂,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为此电力企业应加强电网的无功建设,健全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技术手段及无功补偿同步建设。对315kVA及以上的配变安装随器分散无功补偿。在规划、设计、运行、检修等环节优化电网无功分布与维护管理,合理配置变电站内和配网高、低压无功设备容量。规范无功设备运行管理,开展无功设备迎峰度夏前的检查维护、加强夏季巡视和红外测温、更换功能失效或超期运行的外熔断器,改造串抗率配置不合理的无功装置等,降低变电站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故障率,提高电网和电容器设备的运行可靠性。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无功设备可用率,充分发挥其在降损节能和提高电压质量方面的支撑作用。加强配网无功补偿装置和用户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管理。各单位应做好近年安装的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健全配网高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台账,认真收集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运行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3、加装防范设施,减小谐波危害。对现运行的线路应定期进行线损统计,对线损较大的线路进行分析,找出线损大的原因,如怀疑与谐波有关,应寻找出谐波源,加装设施减小谐波。对于电动机控制器产生的谐波,谐波的形状很分明,可以用滤波器来降低谐波电流;均衡的3次谐波电流传回到电源去的问题还可以隔离变压器来削弱;由于逆变器产生的边频带和谐波不能很好地用普通的滤波器来滤除,这是因为边频带上的频率是随传动装置的速度而变化的,并且时常很接近于基波频率,有源滤波器能主动注入一个电流精确地补偿由负荷产生的谐波电流,获得一个纯粹的正弦波。实践证明虽然装置增加了一些成本,但是其明显优点如节省无功电流费用,减轻导线、熔断器及变压器的负荷,减少谐波电流与谐波电压,防止电网谐振使整个用电电网与供电电网更安全可靠与高效。

供电企业实施供电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电网运行的线损程度,提高电网供电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增强供电企业经济效益。那么在供电管理中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影响线损程度的因素,提出降低配网线损的措施,优化配网网架结构,实现经济运行,并健全线损管理体系。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此有一个客观认识,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从多方面优化电网运行,使电网线损量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邓信.浅析配电网电能损耗的原因与主要降损管理[J].宁夏电力, 2020,(6).

[2] 周云丹.配电网电能损耗的原因与主要降损管理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20.

[3] 曾重谦,廖民传,张勇军.配电网电能损耗的原因与主要降损措施[J].供用电,2021,(2).

[4] 张伏生,李燕雷,汪鸿.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