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研究型审计助力基层公立医院规范运行

作者

高达

通海县审计局 云南玉溪 652700

一、破题路径:以“ 三聚焦” 锚定审计方向

(一)聚焦政策导向,精准立项

紧扣国家“ 十四五” 审计规划及云南省医药领域腐败整治方案,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收费、药品采购、耗材管理等问题,确定《TH 县卫健系统医药领域专项审计调查》项目。通过巡审联动、市县协同,深挖医药购销、工程建设等环节风险点,实现“ 审计一域、规范一域” 。

(二)聚焦数据赋能,科技提效

一是创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审计过程中,针对全县卫健系统14家单位、1400 余名人员的复杂审计对象和数据量巨大的问题,积极转变审计理念,坚持向大数据要效率。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研究使用信息化技术,不断强化数据支撑。

二是科学构建药品器械采购模型。根据医药行业特点,选择数据先行,针对性地构建数据分析模型,实时分析数据,筛查疑点,锁定目标。采取“ 全面分析、重点筛查、疑点核实、挖深挖透” 的大数据分析模式,高效分析数据 1000 余万条,共发现药品、耗材、设备等采购方面问题 37 项并移送有关部门进行了处理。

(三)聚焦协同联动,凝聚合力

一是推行“ 审计+专业人才” 模式破解专业短板。结合审计重点,党组研究确定了由财务、会计、工程、法规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审计组,并充分考虑协调难度,确定由党组主要领导任审计组长。根据财务数据量大的工作实际,从外部聘请大数据分析人员 1 人、造价师 2 人。针对某医院停车场收费异常,技术团队修复硬盘数据,锁定 5 名保安私吞停车费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二是创新“ 审计+纪检巡察” 方式提升审计成效。加强三类监督贯通协同,以“ 巡审联动” 实现政治监督与经济监督的高效融合。积极探索推进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的贯通协同,充分发挥纪检巡察“ 政治体检” 与审计“ 经济体检” 各自优势,通过纪巡审联动,实现相互借力,资源共享,充分释放了强大监督合力。充分利用审计监督和巡察监督在监督内容和监督对象上存在交叉的情况,建立巡审联动机制,实现审计发现线索“ 快审快移” 。共享移送问题线索 30 条,已追责问责 17 人,形成监督震慑。

二、实战成效:以“ 三转化” 释放审计价值

(一)问题整改转化为民生实惠

清退违规收费:各院区建立整改“ 三清单” ,对多收费、串换收费、未缴非税收入等问题进一步查明原因,组织人员认真进行核对,退回患者12.51 万元,退回医保 30.56 万元,上缴国库 38.57 万元。同时,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在医药系统内开展专项检查,全面排查清理同类违规行为,自查整改了 126.28 万元。

挽回国有资产损失:通过司法途径追回多付工程款、违约金,收缴非税收入、原渠道退回资金等途径促进增收节支2014 万元。

优化服务流程:在卫健局牵头下,全县公立医院加强绩效考核和日常监督管理,推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收集民情民意,优化服务功能,主动解决痛点难点问题,各级医疗机构挂号、候诊、缴费等服务群众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二)制度漏洞转化为治理机制

扎紧采购“ 篱笆” :深入分析查出问题背后的内在演变逻辑和发展规律,帮助医共体总医院建立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登记制度等 6 项制度机制,推行药品器械采购“ 全流程线上留痕” 。

强化内控监督:分析其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推动形成制度性成果,促进建章立制,修改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了耗材、药品保管、领用程序,采购招投标不规范问题得到解决。

创新监管模式:指导帮助医共体总医院加强内审部门建设,配强内审人员,建立内审法规库,加强医保局“ 飞行检查” ,实时监控诊疗行为,现金管理进一步规范。

(三)个案突破转化为行业规范

以案促改:医共体总医院针对审计报告指出的问题,召开专题整改会议,认真分析原因,压实整改责任,问题整改率达 96.7‰ 。约谈相关责任人,开展警示教育,一体推动揭示问题、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做到审计一次,整改一类问题,规范一个行业。

经验推广:医共体总医院以审计揭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优化药学服务质量、加强药品管理、提高药品使用效率等方式,探索构建统一用药目录、统一规章制度管理、统一指标考核和处方点评的“ 四统一” 药学管理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其做法在《健康报》进行宣传推广,取得较好社会效益。

长效赋能:针对审计发现的重要情况和普遍问题,县委审计委员会高度重视,及时研究,统筹协调,充分发挥了把方向、保落实、促成效的“ 定海神针” 作用。以审计为切入点,形成政府主导,联动医保、卫健、财政等部门的政策合力。通过以上措施,基层公立医院可逐步实现从“ 保基本”到“ 强能力” 的转型,成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坚实支点。

三、经验启示:以“ 三坚持” 深化审计改革

(一)坚持技术先行,让数据“ 说话”

传统查账方式难以应对海量医疗数据,现代技术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式,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通过借助大数据手段对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和高效处理,使审计人员既能够从宏观层面准确把握整体情况,又可发现监督盲区,揭示数据背后隐藏的业务问题和风险点,帮助审计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次审计组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医药系统药品采购、出入库信息、收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筛查、甄别,分析数据上千万条,查出问题91 个,既精准识别了问题,又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为后续审计项目提供了良好借鉴作用。

(二)坚持系统思维,促多方“ 联动”

单打独斗式审计难破行业沉疴。通过“ 纪巡审” 协同、引入外部智库、发动群众监督,形成“ 专业审计挖线索、纪检巡察严问责、社会力量广参与” 的立体监督网,通过纪巡审联动,充分发挥审计专业优势和巡纪手段优势,促进同向发力,发挥最大效益。审计机关充分运用审计财务、工程造价、大数据分析等专业优势,快速查找问题线索,确定重点和疑点,从审计角度分析研判,迅速所动嫌疑点,为巡察和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撑。纪检监察、巡察机关牵头整合资源,审计部门借力聚势,将审计手段难以延伸的疑难问题,用巡察、纪检监察的手段优势深挖彻查,锁定问题线索,突破审计局限。通过定期碰头会和随时沟通,共同研判、追踪印证,提升监督合力,取得良好震慑效果。

(三)坚持研用结合,为改革“ 献策”

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通过理论研究与审计实践的深度融合,总结经验、探索方法,对同类型、同领域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横向拓展分析、纵向延伸分析,梳理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精准施策提出改进建议,实现审计研究成果更加优化,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效能和价值。针对公立医院在实施政府采购过程中围标串标突出问题,撰写《应重视并健全完善招投标违规行为监督处罚机制》《加强县级公立医院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建议》等数篇审计专报、审计信息,提出可行性建议,真正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制度成果。

四、结语

以研究型审计为抓手,用数据穿透行业壁垒,用联动凝聚监督合力,用制度固化整改成效,为基层医疗体系规范化建设提供了“ 审计样本” 。下一步,将以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改革为起点,强化审计队伍职业化建设,持续深化“ 科技 + 机制 + 人才” 三位一体改革,以审计监督“ 利器” 护航群众“ 健康路” 。

参考文献:

[1]宗禾.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及审计等五项制度同步推出[N].中国财经报,2011-01-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