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运用

作者

王美娜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民族中学 010200

摘要:历史教学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乡土资源的运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能够使历史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对于呼和浩特地区而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历史遗产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乡土资源。以下是对呼和浩特地区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详细阐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乡土资源;呼和浩特;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广大历史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乡土资源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资源,具有贴近学生生活、形象直观、易于理解等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将其与历史教学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增强教学吸引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呼和浩特地区的历史背景

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古代的匈奴、鲜卑,到蒙古帝国的兴起,再到近现代的革命历史,呼和浩特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清晰,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呼和浩特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乌兰夫纪念馆、乌兰夫故居红色文化旅游区、内蒙古博物院、老牛坡红色文化旅游区等30多处红色旅游资源。

二、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1. 增强历史教学的实践性: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历史事件和人物,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2. 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认同感:了解和学习本土历史,有助于学生建立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熟悉的乡土文化融入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参与乡土文化的研究和讨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三、呼和浩特地区乡土资源的具体运用

1.历史遗迹的现场教学:

组织学生参观呼和浩特的古城墙、博物馆等历史遗迹,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学习历史.通过讲解遗迹背后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呼和浩特地区的历史变迁。呼和浩特拥有众多文物古迹,包括大窑文化遗址、长城遗址、云中古城、昭君墓、万部华严经塔、大召、席力图召、将军衙署、公主府等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利用实物史料,开展"探寻家乡的历史变迁"主题活动;利用口述史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老人口中的新中国"专题采访;利用乡土地名资源,引导学生分析地名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学习和感悟历史。同时,要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搜集、筛选、运用史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2. 民族文化的融合教学:

介绍呼和浩特地区的蒙古族、汉族等多民族文化,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交流与融合.通过节日庆典、民族音乐、舞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

3. 自然地理与历史的结合:

呼和浩特拥有超过2300年的建城历史,曾是多个朝代的重要城镇和都城,如战国时期的赵国云中郡、北魏的盛乐、辽金元时期的丰州城等。呼和浩特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有诸如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敕勒川草原、塞上老街等自然与人文景观。呼和浩特的宗教文化也非常丰富,有大召寺、清真大寺、席力图召等宗教场所,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结合呼和浩特地区的草原、沙漠等自然地理特征,讲解自然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4. 民间传说与历史人物的融入:

利用呼和浩特地区的民间传说和历史人物,设计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通过故事讲述和人物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历史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将乡土资源作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对象,设计开放性、探究性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收集、整理、分析乡土历史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史观;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会学生甄别史料的真伪,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作出客观评价。通过乡土资源的探究性学习,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将得到全面提升。

5. 地方档案与文献的利用:

利用呼和浩特地区的地方档案和文献资料,指导学生进行历史研究通过文献阅读和资料分析,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1. 跨学科教学:结合地理、文学、艺术等学科,开展跨学科的历史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项目式学习:设计以乡土资源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社区参与: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五、结语

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呼和浩特地区的乡土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呼和浩特地区的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和实践,将乡土资源有效地融入到历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李博.浅谈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少年, 2022(17):0139-0141.

[2] 许海燕.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江苏教育, 2023(16):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