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张永恒
天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34
摘要: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顺利完成并满足使用功能的重要环节。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及安全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设计不合理、材料不合格、施工管理不到位、工艺不规范以及安全管理不足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加强设计阶段的审核与优化、规范材料采购与验收、提升施工人员素质、推动施工工艺创新及加强安全管理等。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交付。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对策;施工管理
建筑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长期安全性与使用功能。随着建筑规模和项目的复杂性不断提升,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已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施工要求。这不仅增加了项目成本,也延误了工期,甚至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探索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对于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常见问题
(一)设计问题
设计是建筑施工的基础,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施工的质量和难度[1]。然而,设计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设计不合理是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在部分项目中,设计单位未能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导致设计方案与施工环境不符。设计图纸中的结构计算和材料选择不符合具体施工需求,导致施工人员无法按图纸要求施工。设计变更频繁也是常见的问题。由于业主需求变化或现场实际条件的调整,设计方案经常发生变动。频繁的设计变更不仅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也影响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设计变更未及时传达给施工人员,或变更内容不明确时,容易导致施工中的误操作和质量问题。
(二)材料问题
建筑材料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实际施工中,材料问题较为突出,主要包括使用不合格材料和材料采购不规范。使用不合格材料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一些项目为降低成本,选择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如强度不足的混凝土、劣质钢筋或不合格的砖石等,这些不合格材料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结构安全问题或安全事故。材料采购环节的不规范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之一。一些项目在采购过程中未能严格筛选供应商,导致采购的材料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部分施工单位在材料采购时未严格执行采购标准,缺乏对合格证书和检测报告的有效审核,从而影响了建筑材料的质量保障。
(三)施工管理问题
施工管理对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管理不当的问题。施工人员素质较低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部分项目的施工队伍技术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工人操作不规范,导致施工质量无法达到标准。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也是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施工现场的管理混乱,材料堆放凌乱,施工环境差,设备管理不到位,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控制不严格、质量监督不到位,进一步导致施工质量的不稳定,增加了项目的返工和成本。
(四)施工工艺问题
施工工艺是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但在一些项目中,施工工艺的不规范影响了工程质量。部分项目未按照标准的施工工艺进行操作。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严格控制施工的时间、温度和湿度,钢筋绑扎未按图纸要求执行,导致建筑结构强度不达标,影响工程的整体安全性。技术不成熟和创新不足也是影响施工工艺的原因之一。尽管建筑技术不断发展,许多施工方法已经现代化,但部分项目依然采用传统的施工技术,缺乏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导致施工效率低、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2]。
(五)安全控制问题
安全控制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也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部分项目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施工单位未能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意识不强,工地安全教育不到位,工人在施工中忽视安全操作,导致安全事故发生,这对工程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安全设施和防护设备的投入不足,使得施工人员的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增加了安全隐患。
二、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设计阶段的审核与优化
设计是建筑施工的基础,设计阶段的质量直接影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为解决设计不合理和设计变更频繁的问题,需加强设计阶段的审核与优化,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并符合现场施工条件。设计单位应全面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通过现场勘查、技术论证与施工团队沟通,确保设计方案的可执行性。同时,设计变更需得到严格控制,减少变更频率,确保变更经过充分评估,并及时将变更内容传达给施工方,以避免因变更不明确或延迟传递导致的质量问题。优化设计流程,关注细节,有助于防止设计问题引发的质量隐患。
(二)规范材料采购与验收
建筑材料的质量对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必须加强材料的采购和验收管理,以避免使用不合格材料导致质量问题[3]。施工单位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材料来源正规,并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标准的质量合格证书和检测报告。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招标和采购规范执行,杜绝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所有材料在进场时应进行严格验收,确保符合质量标准,以防止不合格材料对施工造成负面影响。规范化的材料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
(三)提升施工人员素质与强化现场管理
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因此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至关重要。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其操作规范性和技术水平,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按照标准操作。在此基础上,施工现场管理的规范性也是保障质量的重要因素。现场管理应做到井然有序,确保材料堆放整齐、施工设备运行正常、工作环境符合安全要求。良好的现场管理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隐患。通过强化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现场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质量问题。
(四)推广施工工艺创新与规范化
施工工艺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为确保工程质量,必须推进施工工艺的创新与规范化。施工单位应关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逐步替代传统的施工方式。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确保施工过程符合技术要求,避免因工艺不规范而产生质量问题。与此同时,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工艺的培训,确保工人掌握标准施工工艺,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质量问题。推广工艺创新和技术进步,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减少技术滞后带来的质量隐患。
(五)强化安全管理与质量同步提升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检查,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安全设施和防护设备应到位,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强化安全管理,不仅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也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应将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同步推进,确保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仅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还能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在实际操作中,施工单位应将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同步推进,确保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总结:通过持续优化设计方案、加强材料采购和验收、提升施工人员素质、推广新技术工艺以及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不仅能够提升施工效率,还能有效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推动建筑行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工程的安全、高效与优质建设,符合社会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霞.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5,23(03):64-66.DOI:10.16673/j.cnki.jcfzdx.2025.0115.
[2]陈恨雪.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5,(02):231-233.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5.01.276.
[3]陈燕萍.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监控与管理方法探究[J].福建建材,2025,(01):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