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

陈凤丽

泉州市丰泽区崇德实验小学 362000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全面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引入对教师与学生都有了全新的要求。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广大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运用多种教学评价方式,进一步建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带领学生深入的展开知识学习,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本文针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施策略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可参考性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评价体系建设;策略研究

引言:教学评价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的关键步骤,需要教师通过客观、全面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方式和成果,通过深入研究与整合来进行教学探索。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许多教师通常会以学生的表现为基础,来衡量学生学习成果,而不是依靠学生的学业表现,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能力成长,使教学评价的内容与形式变得单一、低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因此,教师要逐步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面对教学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调整,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一步优化教学评价机制,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语言丰富生动,激发学习热情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深入影响下,教学评价体系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建设,丰富生动的语言是展开教学评价的媒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评价,带领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在课堂中的学习优缺点,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满足感,进而激发学生的知识学习热情[1]。在实际的数学课堂学习中,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还存在多方面的欠缺,难免会遇到困惑的学习知识点,教师要及时以教学评价的形式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推动学生能自主解决学习问题。为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融入身体语言,比如:鼓励的话语、激动的表情都是给予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能促使学生适应课堂学习节奏。因此,广大教师必须注意评价教学的切入点,科学融入丰富的语言内容来带动学生展开学习,并融入有意义的课堂评价教学,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学习自信心,促使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得到深化。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物体的不同面,融入多媒体教学场景,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和动态演示的结合,带领学生进行物体不同面的了解与认识。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和课堂问答表现进行评价,多肯定学生在课堂中的所得,也要用委婉的语言指出学生的欠缺之处。当学生在练习习题时,遇到了知识困难,教师可以结合模型拆解,进一步带领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实践教学案例的结合给予学生解题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尊重个体差异,评价因人而异

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是教育教学中常见的情况,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较大的学习差异。因此,教师在展开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评价教学要因人而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客观具体的评价。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评价时,必须做到集体教学与个人教学并重,在对学生进行课堂评论时,要具体问题具体指出,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及时的教学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有一定的难度,班级内部既有综合成绩较好的学生又有综合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进一步展开教学评价,不能一味地夸奖学习好的学生,更不能时常责怪进步慢的学生。而是要事实论事,关注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尊重班级成员的个体差异性。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课时,这节课的内容包含基础概念、应用题解题等两方面。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中的打折案例、百分数表达等内容,带领学生展开基础的知识学习[3]。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融入不同的应用题,让学生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作答,促使学生升华对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时不断进步,并逐步培养起知识学习的自信心。

三、布置课后作业,科学反馈评价

课后作业既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反馈,也是形成更深层次思考的契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况划分,布置对应的作业,让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作业中得到一定的知识。对于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概念摘抄、记忆和趣味作业去巩固他们的知识积累,加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2]。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探究性的习题,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让他们提出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加与减》时,对于学习成绩较好,自觉性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减少结合具体的运算题目,进一步展开巩固与练习。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先检查学生的100以内的数字认识情况,完成基础的认识练习后,学生才能更加自如地进行习题练习,减少练习中的失误点。这种分层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能真正让学生根据完成作业得到一定的知识积累,减少了以往应付作业的形式。课后作业布置是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反馈,教师要融入多样化的课堂作业布置形式,带领学生从多角度完成作业练习,促使学生能从作业完成中展开思考。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科学展开教学评价,对学生作业完成中的突出问题、集中问题展开探讨,进一步优化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环节布置,将学生放置在课堂的中心位置,促使学生能在科学的教学评价中完成知识学习。

结语:综上所述,新课程教学理念评价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全方位的教学评价策略,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评价方法,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因此,因此,在运用评价系统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具体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过程,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地进行教学评价调整,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1]阙有凤.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施策略研究[J].教师, 2024(18):36-38.

[2]严晓婷.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