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的创新路径

作者

王文俊

平塘县平湖第二小学 558300

摘要:新课标实施之后,小学英语教学既面临挑战也迎来突破可能,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挣脱了单一学科的固有模式,促成不同知识领域的渗透与碰撞,无形中助推学生综合素养的攀升。文章主要依托新课标的视野,分析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的崭新方向,通过拆解其内涵和价值,并结合具体实例阐述设计的准则与方法,为实际教学注入一些可用素材,助力学生收获更为全面的成长体验。

关键词:新课标视角;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创新路径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改革的重点逐渐转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如何在这一时期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并促进其综合发展,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恰为一种切实践行此理念的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类作业模式下英语与其他学科间的壁垒被打破,内容能够与科学、艺术、数学乃至体育等领域有机联动。学生完成作业时既能夯实已有的英语知识,又能触及不同知识领域间隐秘的联结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经意间得以锤炼,兴趣与创造力得到提升。

一、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原则

(一)主题关联性原则

强调所选主题需与英语学科知识及其他学科核心内容建立紧密联系,以“环保”为例,英语学科可聚焦于环保相关词汇及句型的学习任务。科学学科能转向环境污染的产生机制及其治理方法等内容的关注点,各学科依托此主题相互支撑形成有机统一的学习网络[1]。

(二)针对学生主体性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质、认知梯度和兴趣范畴,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导者,低年级可以搞些简单又形象的任务,例如制作“动物主题单词卡片”,学生自己画画再添上英文注释,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创新路径

(一)模拟生活场景

创建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英语场景,如超市购物、餐厅点餐或旅游出行等常见活动,让学生分组模拟演练,各自承担不同角色进行英语互动,像制作购物清单、翻译菜单或者设计旅行攻略之类任务,在这样近乎真实的氛围里他们既能自然运用日常交际短语,又能汲取生活实用知识,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Unit2 Ways to go to school”学会交通方式表达后可以联系语文课文《詹天佑》的学习了解近代本土交通发展历程,再激励学生创作关于古今中外交通变迁对比的英文小文,这一过程除了巩固英语要点外还推进了语文读写及跨文化剖析潜力的提升且体会到科技进步对交通的推动意义。组织英语故事编写比赛也是可行之举,参照传统语文故事搭建框架注重情节连贯性和人物塑造用英语写出充满创意的故事内容由此强化想像空间和书面表达功底[2]。

(二)通过作业任务链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跨学科主题作业基于语篇展开,以主题为核心导向,教师可围绕作业的育人价值,营造整体化情境,把课堂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对接起来,在多学科相互交融的任务链条里,各项任务彼此关联、逐步深化,从而促使学生将语言知识与学习方法进行整合来应对现实问题,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提升语言应用能力,并促进其思维品质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学科综合素养的达成。

例如,四年级下册“Unit4 At the farm”这一单元的农场动植物学习内容,恰好与科学课上动植物分类规则和生长规律的知识形成呼应,在学生引入科学认知后,随即布置英语农场生态报告的任务,通过描述动植物特征及相互依赖关系来拓宽他们的认知边界,而美术课基于学生绘画技巧渐进提升的特点,于学习英语颜色和形状词汇时引导他们开展主题绘画创作。

(三)融入科学情境,提升语言能力

将科学知识融入英语作业能唤醒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冲动,于科学探索情境中获取、运用并巩固语言知识,让作业变得生动有趣,拓宽知识视野,体现了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交融,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在真实情境互动中生成,参照数学应用题的情境特征精心规划英语数学作业。

例如,五年级上册“Unit6 In an ature park”围绕自然公园场景词汇设计一道数学题。公园内有长100米、宽50米的矩形湖环湖植树株距为10米求植树数量,学生需运用英语阅读分析与数学运算建模能力列出算式且详述解题思路,在实际情境中加强知识关联锻炼逻辑思维,还可巧妙利用数学图表工具让学生用英语绘制成绩波动图剖析学习趋势提升数据解读与英语表达的协同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课标引领下的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给课堂注入了别具一格的活力,为学生的成长铺设出全新的路径,依照设计原则摸索融合方式,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拥有了深厚的根基与滋养环境,在完成特色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所得不止于语言能力的提升,更多地反映在整体素养的进步以及对学习兴趣的持续提升。然而实际探索这条路径并不简单,教师需不断延展跨界教学思维,深化学科间联动研究,挖掘不同科目间的潜在关联点,并且学校也需要配置资源、优化学业评价体系,才能确保成果真正稳扎稳打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王晓春. 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5(4):33-35.

[2] 费红. "双减"背景下聚焦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J]. 英语教师,2025,25(3):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