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

曹艳梅 吴春娜

336000 宜春市第三小学

摘要: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巧妙地设计情境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本文从情境教学法的特点入手,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并提出几点浅薄的建议。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有效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存在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师生互动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详细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一、情境教学法的特点

情境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包括“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其中,“形真”指通过简单的形体和暗示的手法,在形象上给学生具体感;“情切”指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形象带给人的情感体验去引导和感染学生;“意远”指情境兼具深度和广度,可为学生开拓广远的想象空间;“理寓其中”指通过前三者的联系,最终表达课文的中心。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导入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环节。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导入情境,可以利用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生动、有趣的学习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参与感,为后续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中国美食》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各地美食的短片,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世界。视频中可以包含各种特色小吃的制作过程,如四川的麻婆豆腐、广东的烧鹅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食物。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感官得到了直接刺激,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一次互动活动,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假设自己是美食家,在节目中介绍自己最喜爱的中国美食。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最后,教师可以利用课堂问题和讨论环节,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中国美食》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最喜欢的中国美食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个人喜好,并在交流中学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二)利用言语描绘,创设感知情境

言语描绘是实现创设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手段,它能够结合其他方式创设出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感知情境,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运用言语描绘构建情境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个故事,教师可以首先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故事背景。例如,可以描述孩子与牛的意外相遇、牛肚子里的奇妙世界以及孩子的好奇心。这样的描述应该是丰富多彩且具有吸引力的,比如:“想象一下,你偶然间发现了一头巨大的牛,它的肚子不是普通的肚子,而是通往一个未知世界的大门。你小心翼翼地靠近,情不自禁地被好奇心驱使着,一不小心滑了进去。”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化感知,让他们闭眼想象那个孩子在牛肚子里的景象:温暖而湿润的墙壁,周围传来牛的心跳声,以及孩子在这样一个奇异环境中的惊奇和兴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比如:“如果你是那个旅行的孩子,你会看到什么?”“你会触摸到什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这样的提问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内心的感受。最终,为了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第一人称重新讲述故事,或者创作孩子在牛肚子里的内心独白。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能够形成同理心,还能提高他们表达复杂情感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利用表演,创设体验情境

以《守株待兔》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表演演绎的方式创设体验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请学生参与到故事情节的再现中,让学生亲自扮演农夫、过路人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投入到故事中去。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农夫守株待兔的愚行,还能通过身体语言和情感的投入,体会到寓言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即劝导人们不要依赖于偶然的幸运,而应当勤劳努力。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角色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分别描述他们扮演角色前和后的感受和想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加深对人物性格特点的认识。

(四)利用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拥有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强大力量,能够迅速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从而在情感上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利用音乐创设情境,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还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投入。例如,在教授《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精心挑选一首温馨、深情的背景音乐,如轻柔的钢琴曲或温暖的民谣,作为课堂导入或情感升华的辅助工具。随着音乐的缓缓流淌,教师用饱含深情的语调讲述课文背景,或朗读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将学生们带入到一个充满母爱与温情的场景中。这样的音乐背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同理心,使他们仿佛亲眼目睹了文中母子间那份深厚的情感交流,从而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显著提升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大胆尝试和实践情境教学法,创新地融入课堂教学,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国家发展的接班人。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关注情境教学法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应用,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刘妍.情境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构策略[J].科教导刊,2024(10):116-118.

[2]杨新,于光丽.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3(6):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