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与故障诊断研究

作者

王晨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智能建筑电气系统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本文深入研究了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以及故障诊断技术,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如何提升系统的可靠性与故障应对能力,旨在为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系统;评估诊断

1引言

智能建筑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电气技术,实现了对建筑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与控制,为用户提供了高效、舒适、安全的环境。电气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动力源泉和控制基础,涵盖了电力供应、照明、空调、电梯、安防等多个子系统。然而,由于其复杂性和多样性,智能建筑电气系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设备老化、环境干扰、人为操作失误等,导致故障发生,影响建筑的正常运行。因此,开展对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与故障诊断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可靠性评估

2.1可靠性评估指标

可靠度: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例如,对于智能建筑的照明系统,可靠度可表示在一定时间内正常照明的概率。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是指可修复系统在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以智能建筑的电梯系统为例,MTBF 越长,说明电梯系统的可靠性越高,故障发生的频率越低。

故障频率:表示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次数。如空调系统的故障频率,可反映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频繁程度。

2.2可靠性评估方法

故障树分析法(FTA):从系统的故障状态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找出导致故障发生的所有可能原因,构建故障树模型。例如,在分析智能建筑电力供应系统停电故障时,通过故障树可以清晰地展示出从电源故障、线路故障到设备故障等一系列可能的故障路径,从而计算出系统故障的概率,评估其可靠性。

贝叶斯网络法:利用概率推理的图形化网络,结合先验知识和观测数据进行不确定性推理。在智能建筑电气系统中,可根据设备的历史故障数据和实时监测信息,通过贝叶斯网络更新系统各部件的故障概率,进而评估系统的可靠性。例如,对于智能照明系统,可根据灯具的老化程度、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利用贝叶斯网络预测其故障概率,评估照明系统的可靠性。

蒙特卡罗模拟法:通过随机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多次重复试验来统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对于复杂的智能建筑电气系统,蒙特卡罗模拟法可以考虑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在评估包含多种电气设备且运行工况复杂的智能建筑综合电气系统时,通过大量的随机模拟,能够较为准确地得到系统的可靠度等指标。

3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

3.1基于信号处理的故障诊断方法

时域分析法:对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等信号的时域特征进行分析,如均值、方差、峰值等。当这些特征参数超出正常范围时,可判断系统可能出现故障。例如,在智能建筑的电机控制系统中,通过监测电机电流的时域特征,若电流均值突然增大或出现异常波动,可能表明电机存在过载或故障。

频域分析法:将时域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等方法转换到频域,分析信号的频率成分。不同类型的故障往往会在特定频率段产生特征信号。例如,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中,通过分析变压器振动信号的频域特征,可判断是否存在铁芯松动、绕组短路等故障。

小波分析法: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能够对信号进行多分辨率分析。在智能建筑电气系统中,可用于检测信号的突变点,从而发现早期故障。例如,对于智能建筑的电力传输线路,利用小波分析法可及时捕捉到线路中由于绝缘损坏等原因引起的信号突变,实现故障的早期诊断。

3.2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方法

专家系统:基于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构建知识库,通过推理机对系统的故障症状进行分析和诊断。在智能建筑电气系统中,专家系统可将电气工程师的故障诊断经验整理成规则,如当照明系统出现闪烁故障时,根据知识库中的规则判断可能是灯具老化、镇流器故障或电压不稳定等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诊断建议。

人工神经网络:通过大量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学习系统故障与特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利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对智能建筑空调系统的故障进行诊断,将空调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作为输入,经过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可准确判断空调系统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类型。

支持向量机:基于统计学习理论,寻找一个最优分类超平面来实现对故障模式的分类。在智能建筑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中,支持向量机可用于对不同类型的故障进行准确分类。例如,对智能建筑的电梯故障进行诊断时,将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作为特征向量,通过支持向量机将故障分为机械故障、电气故障等不同类别。

4可靠性评估与故障诊断的关联及实际应用案例

4.1关联分析

可靠性评估为故障诊断提供了系统整体的可靠性信息,通过可靠性评估可以确定系统中哪些部分是薄弱环节,容易发生故障,从而为故障诊断重点关注这些部位提供依据。而故障诊断技术则能够及时发现系统中出现的故障,通过对故障原因和类型的分析,反馈到可靠性评估模型中,更新系统的可靠性参数,进一步完善可靠性评估。

4.2实际应用案例

以某大型智能商业建筑为例,其电气系统包括复杂的电力供应、照明、空调和电梯等子系统。在建设初期,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电力供应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确定了可能导致停电故障的关键因素,如备用电源切换装置故障、高压线路短路等。在运行过程中,利用基于信号处理的故障诊断技术,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当监测到电压波动异常时,通过小波分析法确定故障位置,并结合专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判断是由于附近施工导致线路受到干扰。同时,根据故障诊断结果,对电力供应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模型进行更新,调整相关部件的故障概率。对于照明系统,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将灯具的亮度、色温等参数作为输入,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能够准确判断灯具是否存在故障。通过定期的可靠性评估和实时的故障诊断,该商业建筑的电气系统运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故障发生率降低了 30%,有效保障了商场的正常运营,提升了用户体验。

5结论

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与故障诊断是确保智能建筑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选择可靠性评估指标和方法,以及运用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系统潜在的故障风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同时,深入理解可靠性评估与故障诊断之间的关联,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对于优化智能建筑电气系统设计、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建筑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评估方法和诊断技术将不断涌现,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推动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可靠性与故障诊断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智能建筑的广泛应用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于敏,何正友,钱清泉.基于混合法的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 [J]. 计算机工程,2010, 36 (19): 14 - 17.

[2]马福军.智能建筑电气控制工程实施 [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刘艳,李慧玲,张建华.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智能建筑电气系统可靠性评估 [J]. 现代建筑电气,2019, 10 (9):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