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开展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作者

胡井珠

江苏省沭阳县胡集实验小学

摘要: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课堂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话教学是英语学科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以语言为中介,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以实现情感表达、思想内涵、语言知识等方面的沟通交流,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对话意识、交流能力、英语学习兴趣及自信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对话教学;表达能力;策略

一、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对英语对话教学缺乏精准定位

小学英语课堂开展对话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能运用学到的英语知识与他人交流以及完成一些事情。在具体的对话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由于对对话教学的目标、意义把握不准,因此不能很好地把握英语对话的内容与形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学生对英语对话教学逐渐丧失兴趣。在对话教学中,教师选择的对话内容、材料有时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对话内容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对话时云里雾里,学习英语的信心也急速下降。

(二)对话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

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认知水平较低,对话教学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而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但在实际的对话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让英语对话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脱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语言环境的缺失,导致学生学习难度增加。如在英语对话课堂上,部分教师将对话教学定义为翻译句子,认为学生只要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就达到了对话教学的目的,但是对学生的思维、语音语调、发音等完全忽视,这样的教学过程与最初的教学目的不符。英语是一种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具体的文化环境与语言情境,我们所说的话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因此对话教学不能脱离具体情境,脱离了具体情境的对话缺少内涵、缺少目的,也不具备教育价值,无法实现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二、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的

在英语教学中,对话是提高英语口语交流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了使对话教学顺利进行,必须对对话课文进行正确的理解,从而使其达到更高的教学目的。正确地设置对话教学的目的,是正确有效地开展对话教学的先决条件。只有正确地设置教学目的,才能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才能正确地评估学生的课堂行为,使其达到教育目的。对话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根据学科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的组合来确定。

(二)创建恰当对话平台

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创建一种环境来引导学生进入对话状态,让学生进入贴近真实的交流情境,增强学生对对话内容的理解。它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和听力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能力。但是,有的教师所创建的环境平台并不是学生眼中的真实,而是教师眼中的真实。换句话说,是以教师自己的真实体验代替了学生的体验。如果教师创造的环境平台能够更多地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就能够激发出学生更大的热情,使他们能够更为积极地进行对话练习。

例如,当学习“My Favourite Sea son”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一下教室,例如张贴一些各个季节的风景图片等。通过这些图片引发学生对各个季节的回忆,先进行师生讨论,了解小学生对季节的认识是什么样的,能够开展何种程度的对话。然后再确定对话主题,让学生参照教师提供的图片,展开各种英语口语交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给学生超出其能力水平的学习压力,而且对话主题也是师生共同决定的,所以学生的情感得以涌现出来,能够沉浸到对话练习的状态之中。

(三)创设有利于开展对话的情境

情境教学强调要使学生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认识英语的用法,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情境的创造,要求教师从“真实”出发,通过对“情境”的细致的设计,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情境”。情境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这是因为,情境的创造取决于教师对语言学习材料的理解,取决于老师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和对知识点的宏观把握。情境是英语对话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具体的、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的会话可以使学生在现实的环境中主动地构建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从而使他们感受到语言在现实环境中的生成和发挥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运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拓展跨文化知识,提升对话教学的交际性

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英语中蕴含着丰富的风俗文化信息。学生只有了解并遵循英语国家公认的语言习惯、文化习俗、礼仪知识等,才能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英语。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升英语对话的交际性。

例如,在“问候语”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我国的语言习惯,在见面打招呼时通常会询问对方“你去哪儿、有没有吃饭”等,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问候和关心,但这一问候内容在英语国家属于个人隐私,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容易引起对方的误解。在教授学生问候语这类知识时,要相应地补充西方风俗文化、礼仪及饮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告知学生在使用英语与对方打招呼时应遵循英语国家的打招呼方式,直接使用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等问候语问候对方。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遵循英语国家语言习惯进行对话,如教师先与学生打招呼:“Good morning Xiaotong”,学生回答:“Good morning teacher!”,或者引导学生两两之间进行对话、互相使用英语语言习惯打招呼。在教学过程中拓展跨文化知识,加深学生对西方国家的风俗文化、礼仪及饮食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英语语言使用习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及运用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规避不同语言风俗习惯禁忌,减少交流沟通障碍,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对话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关注对话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思维能力,才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需不断改变对话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开展交际活动。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策略与方法,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丁喆.小学生英语对话交流策略分析与研究[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7,000(010):114.

[2]钱丹.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对话教学[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1(2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