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思辨力培养的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洪燕燕
晋江市梅岭街道希信中心小学
引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主阵地,而小学生的思辨力却长期受到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思考和质疑的机会,思维难以得到充分发展,这就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和潜力。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思辨力培养的生活化情境创设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生思辨力培养的生活化情境创设,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蕴含的道德与法治元素,学生的生活场景丰富多样,有家庭生活中的亲子关系、学校生活中的同学交往、社会生活中的公共秩序等,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生活化的素材,并创造性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1]。学生处于这样的生活场景当中,更容易产生共鸣,激发其思考的兴趣和动力,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模拟生活场景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情境体验里,真切体会到道德与法治的现实意义。
例如,在“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公共场所秩序混乱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维护秩序,提出解决方案。在讨论和尝试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公共秩序重要性的认识,也锻炼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思辨力培养的角色扮演情境创设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思辨力培养的角色扮演情境创设,关键在于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角色任务。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设计角色和情境,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和处境,激发他们深入思考问题的兴趣。同时,角色扮演结束后的反思和讨论环节也不可或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角色的行为,评判其合理性,探索更优的解决方式 [2]。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式,学会换位思考,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和复杂性。
例如,在“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权力滥用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行使权力的领导、受到不公平对待的群众、进行监督的人大代表等角色。在扮演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权力失衡带来的危害,感受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而在随后的讨论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评判角色的行为,提出防止权力滥用的建议。这样的教学设计,让抽象的权力制约原则变得鲜活具体,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民主法治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公民意识。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思辨力培养的问题导向情境创设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思辨力培养的问题导向情境创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启发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紧扣教学内容,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会产生思考的冲动,主动投入到探究和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哪怕是不成熟的想法,也要给予积极的回应 [3]。在交流和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完善自己的思路,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例如,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课中,教师可以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公民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会带来什么后果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却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假设,如社会秩序混乱、公共利益受损等。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意识到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思辨力培养的多媒体融合情境创设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思辨力培养的多媒体融合情境创设,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如新闻报道、纪录片、动画片等,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视听体验,帮助他们快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借助多媒体展示真实案例,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加深认知和理解[4]。
例如,在“我们受特殊保护”一课中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融合情境,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新闻报道或公益广告,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一个模拟法庭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当事人等角色,体验一个未成年人权益纠纷案件的审理过程。在这样沉浸式的体验中,学生能够深刻感受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同。
结束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思辨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创设富于变化、引人深思的教学情境。无论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场景,还是角色扮演中的身临其境,或是开放性问题引发的头脑风暴,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究的热情。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也为思辨力培养提供了更加直观、立体、沉浸式的平台。教师需要综合运用这些策略,不断优化情境的设计,为学生思辨力的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
参考文献
[1] 徐峰 .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教学思辨能力的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5,(03):53-55.
[2] 张亚男 . 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在学生思辨力提升中的实践研究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下旬刊 ),2023,(06):142-145.
[3] 刘海波 . 道德与法治教学应指向培育学生思辨力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2,(18):103-105.
[4] 刘荣连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思辨力培养探索 [J].天津教育 ,2019,(21): 3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