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急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张剑峰

义乌市中心医院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目的:研究情景模拟互动教学法在急诊实习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间于医院急诊科实习的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学生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情景模拟互动教学法,而对照组则继续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理论考核、临床操作技能评估以及实习反馈,对比分析了两种教学法的成效。结果:共有90名学生参与本研究,每组45名,年龄介于18至23岁之间。两组中各有18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7名临床护理专业学生。两组学生在校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理论考核得分[(93.12±2.65)对比(85.41±6.17)]、临床操作技能评估得分[(90.68±2.53)对比(83.47±5.32)]以及临床信息反馈(观察组44个优秀,1个良好对比对照组25个优秀,5个良好,15个一般)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互动教学法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记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临床评估与决策能力,具有在临床教学中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情景体验式教学;急诊实习教学;应用效果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急诊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习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本文旨在探讨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急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急诊医学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挑选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我国一所中医药高等专科院校的急诊科进行实习的医学生及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调研样本。筛选条件包括:(1)通过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录取的学生;(2)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沟通以及团队合作能力;(3)自愿加入本研究,已签订知情同意书,并对研究的潜在风险与收益有清晰认识。筛选排除条件:(1)非通用方向或特定专业的学生;(2)实习过程中退出者。

1.2教学内容

1.2.1心肺复苏术及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术

技术掌握关键:(1)基础生命支持技巧(包括识别与判断、紧急呼叫、手工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2)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如畅通气道、人工呼吸和循环支持);(3)处理气道异物梗阻的救援措施(涉及背部敲击法、腹部推压法、胸部推压法及胸部压迫法)。

1.2.2创伤救护

掌握关键救治技巧:(1)掌握止血技巧(止血原理、各类止血手段、根据不同受伤部位选用止血策略、止血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及其应对措施);(2)现场包扎技巧(运用绷带和三角巾进行包扎);(3)骨折固定方法(上肢、下肢以及开放性骨折的固定);(4)伤员转运与护理(实施扶持行走、背负、怀抱及拖拽等转运方式);(5)特殊伤害处理(针对开放性颅脑损伤、开放性气胸、腹部开放性损伤导致肠管外露以及断肢的现场急救)。

1.2.3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评估与处理决策

(1)运用初期预警系统辨识危急重症;(2)在怀疑严重病情时关注九大生命体征;(3)对气道、呼吸、循环状况进行评估;(4)处理呼吸衰竭、循环衰竭、低血糖及各器官系统疾病;(5)对危重病人进行检查;(6)抗生素的正确使用。

1.2.4急诊症状的临床路径

急救表现涉及咳血、突发性呼吸不畅、突发性胸痛、剧烈恶心、突发性腹痛、急性腹泻、剧烈头痛、昏迷状态、短暂性意识不清、摔倒以及下肢乏力等症状。

1.2.5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临床急危重症中的应用

(1)在转移或为危重病患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协作预防及应对突发状况;(2)在危重病患求治时,医护人员联合对病情进行评估、拟定治疗方案、解释急救程序及疾病成因等。

1.3教学方法

通过随机数生成器将实习人员任意划分为实施组和传统组。实施组的学生被置于由导师精心设计的模拟紧急抢救情景中,这些情景根据真实临床案例改编,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深刻领悟临床关键环节和棘手问题的处理。涵盖的教学要点包括:医疗文件的签署、医病交流、急救程序、临床评估与判断、多项技能实践、呼吸与循环支持、医护配合和信息反馈等。每组五人(含两名医生及三名护士)进行演练;导师担任领导角色,统筹分配任务、指导、协调及调度组员。模拟训练期间,导师全程跟踪,及时对潜在及显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和纠正,并进行视频记录。训练结束后,视频资料会通过微信分发给每位学生,以便他们反复学习、探讨并吸取经验。而传统组则接受常规的教学法(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以导师为核心,教师进行重复讲解并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的技能练习,直至学生掌握急救关键知识。所有实习人员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日常诊疗活动,并统一接受为期10学时的急诊理论教学及急救技能训练。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利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数据,使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展现,组间差异的检验则通过独立样本的t检验完成。定性数据则以频数表示,而有序分类数据则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比较。本研究设定的双侧显著性水平为α=0.05。

2结果

2.1理论知识测试结果

在观察组中,成绩最高者为96分,最低者为89分,平均分为(92.98±2.71)分;而在对照组中,最高分为92分,最低分为78分,平均分为(85.29±6.24)分。两组平均分差值及其95%置信区间为7.69分(4.42至10.96分),表明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t=7.584,P=0.001)。

2.2临床综合能力考核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综合能力测试中,最高分为95分,最低分为88分,平均分为(90.52±2.58)分;对照组的最高分为91分,最低分为72分,平均分为(83.35±5.25)分。两组平均分差距及其95%置信区间为7.17分(5.46至8.88分),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t=8.222,P<0.001)。

3讨论

本次研究指出,在急诊实习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互动教学法,学生无论是在理论考核还是临床综合技能上均显著超越常规教学组。综合评估表明,情景模拟互动教学法具备以下显著优点:(1)教师通过构建实际场景,重现危急患者的救治情景,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2)学生在模拟情景中学习,体验具有真实性、针对性与可重复性;(3)该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探讨、思考与讨论的机会,便于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及时获得教师的辅导;(4)该方法有助于提升实习生的沟通技巧,学生在模拟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观察病情的关键性,并能有效地与患者家属交流,赢得信任。

结论

总体而言,通过情景体验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缓解了临床资源的不足问题。但是,本项研究的样本容量有限,且未对教学成本、学生的参与度、满意度以及教师的教学效能进行深入分析,显示出研究的某些不足之处。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持续探索此方法,增加样本数量,以更全面地证实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用价值,并为情景体验式教学的普及提供更加坚实的证据支持。

参考文献

[1]季明霞,贾义安,陈霞,等.微视频教学结合情景模拟演练法在急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4,(10):95-96.

[2]吴海燕.任务驱动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4,10(18):14-18.

[3]张镜开,吴亚梅,简旭峰.急诊预检分诊岗位护理实习教学方法调查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4,16(12):111-115.

[4]牟迎东,殷亮,李金,等.Miller金字塔教学结合PBL教学在急诊实习医师教学中的运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24,21(10):174-177.

[5]王军宇,梅雪.慕课联合ATDE教学法在急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24,62(13):76-78.

[6]吴文思,王志汕,占璐,等.课程思政融入中医院校急诊医学实习教学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4,48(03):245-248.

[7]余潇.标准化模拟实训教学在急诊科实习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标准化,2024,(04):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