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活动的开展途径
李俊华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小学长春路校区 224400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升,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课堂讲授,而是渴望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体验式学习活动正是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提升语文应用能力。并且,体验式学习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设计并实施体验式学习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效果,还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体验式学习活动
小学高年级是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方式的塑造。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与体验的教学模式,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鼓励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直接感知和积极反思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
一、独立预习,组内交流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虽有一定积累,但仍需教师在关键节点上提供精准指导,尤其是在体验式学习的初步阶段——“独立预习”中。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猎人海力布》一文为例,我们来详细探讨如何实施这一环节。在教授《猎人海力布》之前,教师首先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份详尽的导学案。这份导学案不仅包含了课文的基本信息,如作者背景、故事梗概等,还精心设置了预习任务,旨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预习任务分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学生被要求熟读课文,标注生词难句,并通过查阅字典等方式解决字词障碍。同时,他们还需尝试归纳文章的主要情节,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为了增强预习的趣味性,教师还鼓励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文章的主要事件和人物关系进行可视化呈现。进入第二阶段,预习任务进一步升级。学生需要深入分析课文中的关键线索,如海力布的性格特点、他面对困难时的态度以及故事中的转折点等。此外,他们还需选取一两个重点段落进行精读,理解其深层含义,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段落大意。在第三阶段,学生则需将注意力转向文章的中心思想。他们需要思考并总结,《猎人海力布》一文想要传达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海力布的故事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这些问题不仅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还要求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行批判性思考。为了确保预习效果,教师还安排了专门的预习课。在这节课上,学生按照导学案的要求,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发言,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和疑惑。对于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们会进行整理,以便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向教师提问。在整个预习过程中,教师始终在教室中巡视,观察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潜能生,教师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确保他们能够跟上预习进度,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这样的预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翻转课堂
在体验式学习活动中,翻转课堂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情境创设的要求比较高,情境的真实性、丰富性、趣味性是翻转课堂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通过创设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进而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为例,这篇文章讲述的故事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久远,虽然故事情节趣味丛生,但很多学生仍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三国时期的智谋与战争,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视频等,展示三国时期的背景、人物关系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历史氛围。同时,设计一系列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任务,如让学生分组扮演诸葛亮、周瑜等角色,通过模拟对话来体验草船借箭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情境任务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体会,从而深化对于课文的理解。
三、分组展示,提升总结
在体验式学习活动的尾声,教师应组织分组展示活动,使学生对自己在体验式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以及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每个学生展示的内容各不相同。教师在组织小组展示时,不仅要鼓励全体成员都参与到展示活动中来,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潜能,并且将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地激发出来。学生在进行分组展示时,教师要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在给予指导时,不能表现出不满或嫌弃,应鼓励学生通过生生交流来解决问题,并且注重方法的传授,而非直接告知学生答案。例如,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PPT为学生展示少年闰土的五件奇妙的事情,分别是雪地捕鸟、海边捡贝、看瓜守夜、月夜刺猹,观潮捕鱼。针对这五件奇妙的事情,教师可以为每一个小组布置不同的探究任务,让其以特定主题展开探究,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少年闰土身上发生的奇妙事情,同时,要对每一件事情展开深入的研究,如在雪地捕鸟中,作者通过描写闰土捕鸟的动作,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闰土的形象。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并通过分组展示梳理知识脉络,获得学习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活动的开展,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精心设计的体验活动,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在角色扮演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在实地考察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能。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教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体验式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良好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许德.学习重在体验——体验式学习法在小学语文课中的运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1(95)
[2]陈雪晴.体验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快乐阅读,20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