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5G+专递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何汉忠

福建省惠安县辋川中心小学 福建泉州362103

摘要:“5G+专递课堂”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利用5G技术可以整合教育资源,打造线上线下互动平台,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在核心素养推行下,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注重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帮助他们自主思考,建立知识体系。因此,本文针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5G+专递课堂”教学实践展开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和阐述,借此作为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5G+专递课堂”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推进,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核心素养与数学学科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是按照书本知识进行讲解,学生缺少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对传统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创新。

一、构建“5G+专递课堂”互动学习平台,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5G+专递课堂”能够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的互动学习平台,可以整合出更多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利用“5G+专递课堂”互动学习平台,构建在线互动交流平台,让小学生可以在平台中畅所欲言,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例如在教学《简条形统计图》这一课程内容时,就可以在线上平台上搭建一个“5G+专递课堂”互动学习平台,学生能够利用课前时间,在教师没有开展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实现知识预习,对于课堂教学内容有所了解。而且在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互动交流平台为学生推送有关的教学资源、教学视频等,比如“5G+专递课堂”中的微课堂、微课件等等,不仅可以实现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巩固等全过程衔接,还能够针对教学目标和计划,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互动交流平台还有助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做出调整和安排,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新教学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单一式的讲解书本知识内容,很容易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利用“5G+专递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打造全新的沉浸课堂,发挥出5G网络的优势,创新教学的手段与方法,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组织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件投影到教室屏幕上,通过5G网络可以推送到学生端设备上。课堂导入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是不是最稳定的图形?”让学生先进行一波讨论,然后在课堂探究阶段,通过5G技术将视频、图片、动画等资源展示,去探索图形的稳定特点。课后练习的时候就可以针对自己的疑惑进行讨论,还可以组织试验与仿真验证,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5G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5G技术为学生创建教学主题情境,让学生在沉浸体验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5G技术将可以将课本中的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还能让图形变得更加立体化。数学知识涵盖了许多抽象概念,利用5G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其中的内涵,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例如,在《圆形的运动》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画一个圆,看看哪个同学画的“最圆”,然后讨论圆的特征,思考“如何才能画的圆”,然后可以借助5G技术创设一段动画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图形,发现圆就是绕着中心点旋转的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去了解圆形的特点,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学习知识,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

四、优化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在各个领域之中,5G技术与教育行业的融合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而核心素养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加强技术融合,为了更好地发挥5G技术的优势,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5G技术,优化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将传统课堂与5G技术相互融合,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例如,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5G技术为学生展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点,去探索面积计算的规律。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去发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有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分类,可以通过计算公式,去计算出它们的实际面积和周长,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比如可以围绕“运动场”进行实践教学,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问题,如“运动场表面是一个长方形,长500米,宽200米,为了举行运动会,学校要在运动场一周进行彩带装饰,请问运动场需要多少米的彩带?”等,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叠加面积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和联系实际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总结: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5G+专递课堂”模式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教学资源,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树立创新理念,熟练掌握5G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把教学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鸿霞.\"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9, 4(8):2.

[2]贺自倩."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究[J].读写算, 2019, No.1136(25):32-32.

[3]张新婷."互联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2021.01.099.

[4]杨志文. 5G+“专递课堂”主讲教师的专递实践探索[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02):122-124.

本文系惠安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5G+专递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立项批准号:HA145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