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高职院校教职工发展培养体系构建

作者

韩鑫玮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山东淄博 255300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普及、深入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如何健全教职工培养体系、优化职业院校教职工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教职工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和能力关系到教学质量与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水平。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职工发展培养体系还存在着绩效考核机制不够科学、教职工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目标不一致等问题。卓越绩效模式的推出与实施,为构建高职院校教职工发展培养体系提供了新的方向与路径。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多项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高职院校教职工发展培养体系构建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卓越绩效模式;高职院校;教职工发展;培养体系

随着国家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工业升级,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重视教学技术的同时,更加重视提高教职工的整体素养和创造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职工发展培养体系,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卓越绩效模式是一种以结果为中心,关注持续改善与革新的理念,通过制定清晰的业绩指标,鼓励员工持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工作效率,在高职院校教职工发展培养体系中引入卓越绩效模式,可以使该体系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从而有效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助力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内部制度体系,重构学校内设组织机构

对高职院校的内部制度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完善,保证各项制度能够紧紧地围绕提高教职工工作水平和促进个体发展这一中心目的展开,其中包含完善的教职工业绩评估系统,确定考核的标准,既注重教学成果也兼顾科研贡献,也要将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等多个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公平公正、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制度环境。为了突破传统壁垒,实现高职院校内部组织结构的有效重组,促进内部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流动。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教学创新与发展中心等组织,为教职工们搭建一个多方面的协作与沟通平台,促进教学创新与改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管理层级,简化决策的制定过程,保证信息畅通,快速响应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要加强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建立健全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等多种民主治理方式,使教职工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学校的发展中来,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归属感与责任感。通过上述措施,完善内部制度体系,重构学校内设组织机构,建立起一套适应现代高职院校体制要求、有利于教职工专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梳理部门职责与工作流程,提高机构运行效率

梳理部门职责与工作流程,明确各个部门的核心功能和界限,防止出现交叉和遗漏,保证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相应的职责主体,制定详细的各部门责任规范,让各工作人员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职能及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提高各部门间的交流和配合效率,从而有效提高教职工发展培养体系的运行效率。充分利用流程图、鱼骨图等流程管理手段,对现行的工作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与诊断,找出存在的“瓶颈”与“多余”的环节。根据调查结果,精简流程、整合步骤,引进信息化手段,使工作流程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工作过程不断完善的机制,激励教职工对工作过程进行改善,定期评估流程执行情况,以保证工作流程的有效性和可适应性。此外,为了提高体系的运作效率,应强化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分享与协作。在此基础上,构建统一的信息系统,使其能够进行即时的分享和传输,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时间开销和错误,从而使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实现无缝对接和有效的协同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加强教职工的集体凝聚力与归属感,提升高职院校教职工发展培养体系的卓越绩效。

三、围绕任务清单开展目标考核,发挥绩效杠杆作用

基于卓越绩效模式构建高职院校教职工发展培养体系,应围绕任务清单开展目标考核,以明确的工作任务为导向,促使教职工集中精力于工作岗位上,并与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首先,要细化任务清单,涵盖教学任务、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多个维度,体现创新性、实践性和团队协作等现代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理念,每个工作都有明确的时限和期望结果,并为教职工制定明确的行动方向。接着,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性能评估指标,并对其进行实时跟踪和精确分析。采用定期自我评估、互评评估和上级评估等方法,使教职工工作效果得到充分、客观的体现,保证评估的公平性与透明性。最后,充分发挥绩效杠杆的激励与导向作用,把评价成果同薪酬分配、职务晋升和培训开发等密切联系起来,使广大教职工发展成为“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竞争环境。同时,对成绩优异的教职工进行表彰和嘉奖,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生涯发展计划和资源支撑,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内部动机,使他们的整体素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使高职院校实现更好的发展。

四、开展管理成熟度评估,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在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高职院校教职工发展培养体系中,对高职院校教职工开展管理成熟度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战略,评估结果既可对目前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及运作状况进行综合考察,又可准确定位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今后改善工作奠定基础。在实践中,应该从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方面构建一套科学全面的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量化分析与对比分析方法,客观反映高职院校在各个管理领域的表现水平,明确与卓越绩效标准之间的距离。评估时应注意资料收集与分析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引导全体教职工参与评审,并为评审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形成上下贯通、全员参与的工作环境。依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改进方案,明确改进的目标、措施及时限,实现管理成熟度评价与学校的办学策略有机结合,促进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最后,构建完善的管理成熟度评估制度,定期开展评估与复查,保证教职工发展培养体系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契合,全面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建立在卓越绩效模式上的高职院校教职工发展培养体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与应用,既能使教职工的总体素质得到切实的提高,又能使整个高职院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从而持续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为此,各大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行并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健全高职院校教职工发展培养体系,以促进高职院校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研究[J].轻工科技,2021,(10):101-102.

[2]高洪雨,高广玲,李卓越,张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探析[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25(06):60-62.

[3]王鑫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2020,0(05):0080-0081.

[4]赵敏,杨涛,杨小杰,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优化路径[J].河南农业,2023,(33):26-27+30.

依托课题:

1.2024年山东省高校治理专项课题《数字时代高职院校“双师三能 五维四阶”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山东轻工职业学院2024年校级课题《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数字商贸专业群“三元四层六个一”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3.山东轻工职业学院2024年校级课题《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