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非遗手工技艺融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

江舰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摘要:本文聚焦于非遗手工技艺融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通过引入剪纸、刺绣等非遗手工技艺,旨在丰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实践结果显示,该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学生在掌握非遗技艺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非遗手工技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实践研究

引言:

非遗手工技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视,将非遗技艺融入教育领域已成为一种趋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重要阵地,将非遗手工技艺融入美术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非遗手工技艺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融合路径与实践效果。

一、非遗手工技艺融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一)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将非遗手工技艺融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首要的意义在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非遗手工技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通过美术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并掌握这些技艺,还能在实践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学生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素养

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将非遗手工技艺融入美术教学,能够显著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非遗手工技艺涉及多种美术形式和技巧,如剪纸、刺绣、泥塑等,这些技艺的学习和实践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美术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幼儿教育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融入非遗手工技艺于美术教学,旨在增强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学生不仅掌握技艺,还学会融入幼儿教育。此模式助学生灵活应用技能,设计创意文化活动。同时,学习非遗技艺使学生更懂幼儿心理和学习需求,提升教育实践有效性,为成为优秀幼儿教师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幼儿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的融合。

二、非遗手工技艺融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策略

(一)构建非遗技艺与美术教学融合课程体系

为有效融入非遗手工技艺,需构建紧密结合的美术教学课程体系,设计专门模块,系统融入剪纸、刺绣、陶艺等传统技艺。课程内容结合理论与实践,涵盖历史文化背景与具体操作技巧。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全面了解非遗技艺,掌握精髓,为后续实践应用打下坚实基础,确保技艺传承与创新。

例如:某中职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增设了“非遗技艺欣赏与实践”模块,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介绍剪纸、刺绣等技艺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同时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行现场示范教学,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学习和传承的兴趣。

(二)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开展非遗技艺工作坊

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开设非遗技艺工作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工作坊可以围绕特定的非遗技艺展开,如剪纸工作坊、陶艺工作坊等,让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非遗作品。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技艺的理解,还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创新能力。

例如:某中职学校与当地非遗保护中心合作,共同开设了“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工作坊”。工作坊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教学,指导学生制作剪纸、刺绣等作品。学生在实践中不仅掌握了技艺,还结合现代审美进行了创新设计,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非遗作品。

(三)融入幼儿教育理念,培养实践教学能力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将成为幼儿教师,因此,在非遗技艺融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幼儿教育的特点,将非遗技艺与幼儿教育理念相结合。通过设计以非遗技艺为主题的幼儿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将非遗技艺融入幼儿教育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

例如:某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在美术课程中增设了“非遗技艺与幼儿教育融合”模块,引导学生设计以剪纸、陶艺等非遗技艺为主题的幼儿教育活动方案。通过小组讨论、模拟教学等方式,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还掌握了如何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和体验非遗技艺,为将来的幼儿教育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建立评价体系,促进持续学习与进步

为确保非遗技艺融入美术教学效果,需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涵盖学生学习成果与教师教学质量两方面。学习成果评价反映技艺掌握程度及实践能力;教学质量评价发现教学问题,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表现与进步,激励学生持续学习,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例如:某中职学校在非遗技艺融入美术教学中,建立了“过程与结果结合”的评价体系。学习成果通过作品展示、技艺考核评估;教学质量通过学生反馈、同行评议改进。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关注学习表现,及时指导鼓励。该体系有效促进了学生持续学习和教师不断进步,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非遗手工技艺融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不仅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这一实践研究不仅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了教育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研究领域,探索更多非遗技艺与学前教育的融合路径,为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的幼儿教师贡献力量,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滕洁清.浅析职业教育与民族传统手工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围.教育界,2019(11):132-133.

[2]梁琳,高涵,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初探Ⅲ.职教论坛,2015(10):81-84.朱宁,杨红,张凤兰.旗袍文化进课堂,非遗项目吐芬芳[].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851(4):100.

[3]姜紫月.论学前教育专业中手工课教学的重要性.现代交际.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