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特定语境的创设对小学英语一般过去时态教学的影响

作者

姚梦燕

杭州市临平区文正小学 311100

【摘要】小学一般过去时态教学是小学英语的一个重要语法知识点, 要求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体会此项时态的表意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过去时态的构成形式,较易忽略它的表意功能。为了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一般过去时态,教师需要创设语境让一般过去时态的形式、意义和功能更为凸显。文章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Unit 4 Now and Then的一堂公开复习课为例,阐述了一般过去时态教学中如何创设语境,让学生充分地感知、理解、掌握一般过去时。

【关键词】小学英语;一般过去时;语境创设;原则;建议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语言知识分项语法知识的二级标准描述为:在实际运用中体会以上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一般过去时”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是:“叙述事实,其核心意义是一种距离感,所叙述的事件在时间上可能与现在是有距离的。”(塞尔斯-穆尔西亚和拉森-弗里曼)

二、课例呈现

(一)创设情境语境,导入激发兴趣

T: Hey,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today?

Ss: Fine, thank you.

T: Great. You are happy, so do the children. Look, Miss White had a farewell party for the children. Look and say, what can you see at the party?

Ss: There was/were ______ at the party.

【设计说明】开门见山,通过简短的问候,过渡到情境主题,即Miss White为孩子们举行了一场告别晚会。教师呈现告别晚会举行前后的对比照片,让学生说说前后不同。

T: Miss white prepared a gift for the children. Let’s watch a video and say the difference about the children.

Ss: They are much ______ than before.

【设计说明】授课教师播放一个短视频,呈现四名学生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发生的变化,创设时空语境,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过去式的语用功能,并逐步进入主题。

(二) 创设时空语境,呈现语言形式

本堂复习课的呈现环节采用看图描述、听音表达等教学形式,多方位的对比联系,从听、说、读方面操练一般过去式的核心句式。

Activity 1:授课教师呈现几组图片,学生听音,用第一人称复述张鹏和Mike外貌和性格的变化,操练过去式Be动词的变化规律,如:

Zhang Peng’s changes: I ______ quiet before. Now, I _____ active in class.

Activity 2: 授课教师呈现几组图片,学生听音,用第一人称复述John和吴一凡技能和爱好的变化,操练过去式实义动词的变化规律,如:

John’s changes: Before,  I ________ ride my bike.

Now, I can ________ everyday.

(三)创设生活语境,巩固操练语言

Activity 1 : Guess stars 呈现几位明星小时候和现在的对比照片,让学生描述他们的变化,并猜猜是哪位明星.

Ss: She/He __________ before. Now __________________.

She/He is ______________.

【设计说明】利用学生喜爱的明星,创设生活语境,通过游戏激趣的方式来操练巩固时态的be动词句型。学生在好奇、兴奋和乐趣巩固了两种时态在形式和功能上的区别。

(四)创设生活情境,内化输出语言

Activity 1 观看视频,说说今昔不同,最后将这些变化总结成一首诗,让学生感受到时光流逝,体会自己慢慢长大的同时,写写自己或同学的变化。

Writing task: This is me.

I was _____________.I couldn’t __________.Now I am __________.

I can ______________.

【设计说明】此环节通过创设熟悉的语境,通过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成长的变化,学生们在视频的感染下,大声地朗读关于成长的一首小诗,体会并思考着自己的成长。学生们在接下来的书写任务中有话可写,将一般过去时的形式、表意和功能内化,自然输出,达到了语言技能提高、情感升华的教学目的。

三、一般过去时态教学中有效语境创设的原则

本堂时态教学围绕成长的主题,创设了多个情境,使一般过去时的教学在轻松愉悦、活泼生动中扎实有效进行,这得益于授课教师在语境创设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主题语境的创设应保持完整,使教学过程自然、顺畅。创设的情况如果是多个,则应该围绕一个主题,形成一个整体语境(韩秀卿,2017)。如果教学的语境支离破碎,缺乏一条主线把教学环节衔接起来,学生往往不能持续地体验语言,不能深入地理解语言,因而无法有效地掌握语言。

本堂时态教学复习课创设了一个整体语境,即成长。在导入呈现环节,用Miss White给孩子们举办一场告别晚会来呈现孩子们成长的今昔对比,在巩固拓展环节,用明星成长的今昔对比和学生们自己的今昔对比为语境,呈现了不同人的成长变化。

(二) 针对性原则

一般过去时教学涉及的语法知识点较广,包括句型、词汇等变化。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是一般过去时态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一步。本堂课为过去时态教学的复习课。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的复习有许多知识点,如一般过去时的一般陈述句、一般疑问句、实义动词的肯定和否定变化、情态动词could的肯定和否定变化等。

本堂课授课教师在学生已基本掌握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的表意功能,以及一般过去时Be动词和实义动词的变化规律基础上,将本堂课的语言知识教学目标设定为:1. 学生能区分并选择正确的时态来表达不同时间内呈现的事物,即区分两种时态不同的表意功能。2. 学生能掌握一般过去时be动词的句型表达,即一般过去式的形式。3.学生能掌握一般过去时实义动词的句型表达,即一般过去时的形式。

(三)循序性和层次性原则

循序性是指学生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近,使学习任务变得更容易、更有效。本堂课的语境创设上,遵循了循序性和层次性原则。

1.语言知识点由易到难

本堂课呈现的一般过去时的知识点有:be动词句型的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句型,实义动词为核心的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句型。前者的变化较为容易,后者涉及的实义动词较广,一般过去时的变化规则多,难以识记,因而较难为学生所掌握。因此,教学呈现环节首先呈现告别晚会结束后学生所看到的变化,复习了一般过去时be动词句型。

2.语言技能由点及面

英语语言技能是指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本堂课创设的语境在提升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上由易到难,由点及面。教学呈现部分在创设生活语境的背景下,通过听音填句、看图说句,以及读诗颂句,写句成文等形式,由词到句、由句到篇,从听、说、读、写四个环节层层设置教学任务。

(四) 真实性原则

本堂时态教学课的情境创设真实、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熟悉。导入部分,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了Miss White为孩子们举办的一场告别会,通过Miss White介绍几名同学的成长变化,学生们就融入到了课堂语境中。在巩固操练环节,本堂课采用了符合小学生认知的教学形式,即以游戏和猜一猜的形式,继续将学生带入整个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中。

四、一般过去时态教学中语境创设的建议

(一)结合教材,增加语境的“量”

时态教学的关键点是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关时态的表意和功能。小学生的时态教学采用隐性语法教学,即不强调总结出语法规则,在简约的形式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语法教学。这需要教师反复地呈现时态的表意和功能,让学生充分感知、学习并内化输出语言。

本堂课是一堂复习课。教材所谈论的人物限于Chen Ji的变化。为了创设“成长”这个话题的主题语境,授课教师增加了教材的人物:Mike、John、Wu Binbin、Amy。课堂之初,创设情境语境即Miss White举办晚会。通过晚会过后呈现的场景和晚会前呈现的场景对比,创设了一般过去时的表意功能语境的语用环境。呈现环节,通过增加展现几名孩子过去几年与现在的成长变化,创设了一个过去时间和现在时间的时空对比语境。

(二)巧用游戏,引入语境的“趣”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小学生爱好竞赛、喜好游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可巧用游戏形式,点然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一,明星猜猜猜。小学生六年级的学生一方面喜爱游戏,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一方面有了自己喜爱的明星。授课教师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的心理,呈现明星小时候的照片,让学生猜,然后呈现明星现在的照片,让学生描述明星的前后状态。

本堂课所创设的语境巧妙地运用游戏形式,将贴近学生兴趣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元素做为游戏材料,很好地操练巩固了学生对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的认知、理解和内化。

(三)信息技术化,拓展语境的“维度”

本堂课的授课教师在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后,熟悉并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的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不同的视听效果,呈现语境,拓展了语境的“维度”,将语境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展现,使语境生动形象,为学生们喜爱。

导入环节。首先,授课教师用几组动画图展现了告别晚会的场景,将学生带入主题语境中;其次,通过一个微视频来展现几名同学的成长变化;视频生动形象,使学生直观地感受Mike等同学的今昔变化。呈现及巩固环节,为了巩固学生的听、说、读的语言技能,授课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声音播放、视频总结并跟读的方式,巩固操练了时态教学的关键词、关键句。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六年级的一般过去时教学中,应当协助学生全面感知、领会一般过去时的形式、意义及用法,让学生能够分辨、理解并恰当选取正确的时态,用以描述不同时间点的事物或现象。教师需有意识地借助呈现具体的语境,使一般过去时的特性更为显著突出。在创设语境时,教师要遵循整体性原则,确保其有序性,不能杂乱无章;要依据针对性原则,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语境创设。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蔡奕新.文化自信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反思与实践[J].天津教育,2023,23(14):70-72.

[3]肖闵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跨文化理解与教育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4,13(6):113-117.

[4] 郑静.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 学模式实验研究——以《情景交际英语》课程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 与实践, 2021, 4(14):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