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

作者

王东娜 段露露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要: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的占有率迅速提升。新能源汽车以低碳排放、高效能和智能化等优势,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特别是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因此,研究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及其对策,对于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对策研究

1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技术与工作人员资质问题

新能源汽车融合了高压电、电池管理、电机控制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其技术复杂程度远超传统燃油汽车。但当前工作人员队伍中,部分工作人员对这些新技术的掌握存在明显不足。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对于电池管理系统故障的排查,仅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理解电池组内部的复杂电路连接和数据传输机制,导致无法准确判断故障根源。并且目前,新能源汽车工作人员的资质认证存在诸多漏洞。一方面,部分认证机构在审核过程中未能严格把关,导致一些不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工作人员获取了资质。另一方面,部分工作人员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资质证书,其实际技能与证书所代表的水平严重不符。

1.2设备与工具管理问题

当前,部分企业存在设备老化严重的问题。一些早期购置的检测设备,其技术指标已无法满足新型新能源汽车的检测需求。此外,设备不足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使得车型和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但部分企业未能及时跟进购置新的设备。例如,一些厂缺乏针对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专业绝缘检测设备,在进行高压部件运用时,无法准确检测绝缘性能,这不仅增加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还可能导致后期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因绝缘问题引发短路、漏电等安全事故。

2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管理的优化对策

2.1提升技术与人员管理水平

汽车制造商应发挥主导作用,针对不同车型和技术特点,为工作人员提供深度的原厂培训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涵盖车辆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还应包括最新的技术升级和故障诊断方法。以特斯拉为例,其定期为授权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在线和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内容涉及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化、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故障排查等,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紧跟车型的技术发展。鼓励工作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是保持其技术水平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企业可以制定激励政策,对参加继续教育并取得相关证书或成果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奖金、晋升机会等。同时,要提供学习时间和资源上的支持,例如安排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参加培训课程,或者建立企业内部的学习资源库,提供在线学习课程和技术资料,方便工作人员随时学习。并且,完善新能源汽车工作人员的资质认证标准是确保质量的基础。认证标准应紧密结合行业实际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明确规定工作人员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2保障配件质量与供应稳定性

在采购环节,企业应制定严格的供应商筛选标准。对供应商的生产资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体系等进行全面审查,优先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稳定质量保障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定期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等进行评估,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及时进行调整或淘汰。也要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建立库存管理系统等方式,优化配件供应,企业应与主要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在配件供应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沟通协调,共同解决。

2.4汽车质量相关理论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

汽车质量控制、可靠性工程等理论为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方法指导。在质量控制理论方面,其核心在于通过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质量符合既定标准。例如,在前,需依据新能源汽车的故障现象,运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车辆进行全面、细致的诊断,准确确定故障点。在过程中,对于更换的零部件,要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确保其质量可靠。这包括对零部件的外观、尺寸、性能等多方面进行检测,杜绝不合格零部件进入环节。同时,要对工艺进行规范,明确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要求和质量标准,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可靠性工程理论则着重关注新能源汽车在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的可靠性表现。在新能源汽车中,这一理论的应用体现在多个方面。工作人员需要对车辆的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通过这些数据了解车辆各个部件的故障发生规律和频率。基于此,工作人员可以提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期对电池进行检测和维护,在电池容量衰减到一定程度时,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以提高车辆的可靠性。

结语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是当前汽车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研究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安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未来,工作的开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可以有效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子旺.专访赛力斯石荡赫:加强电安全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N].新能源汽车报,2024-12-09(006).

[2]洪宇,傅宁.新能源汽车换电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的研究[J].汽车与配件,2024(13):66-67.

[3]郑双全,张国刚.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生产和现场质量管理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3(20):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