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一辈革命家红色家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作用及路径研究
李雪莲
中共廊坊市委党校,河北 廊坊市 065000
摘要: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以忠诚、廉洁、奉献为核心的红色家风,这种家风深刻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精神追求,成为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其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作用机理,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廉政建设提供文化支持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老一辈革命家;红色家风;党风廉政建设
1 红色家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作用机理
1.1政治教育功能
红色家风蕴含着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斗争中形成的坚定理想信念与崇高精神追求,是共产党人政治品格的生动写照。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而红色家风则为这种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一方面,红色家风所体现的忠诚于党、信仰坚定的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根基,抵御腐败和不正之风的侵蚀。另一方面,红色家风中的廉洁自律精神要求党员干部始终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和对党纪国法的严守意识。新时代背景下,党风廉政建设面临新情况、新挑战,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化,导致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传承红色家风的政治教育功能,能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性,强化其对党忠诚、对事业负责的使命感。
1.2文化传承功能
红色家风作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廉洁自律精神和优良作风,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廉政文化建设是核心环节,而红色家风能够在党内形成独特的廉政文化氛围,激发党员干部的文化认同感和道德自觉性。红色家风以具体的家规家训、家族故事为载体,生动展示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以廉洁自律要求自身,为广大党员提供了行为参照和价值榜样。例如,周恩来总理“十条家规”至今仍然对党员干部产生深远影响,其核心是严格自律、不谋私利,这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高度一致。在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成果,但也面临新形式的腐败问题和廉政文化建设不足的现实矛盾。红色家风的文化传承功能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短板,其所传递的价值理念能够融入党内廉政文化建设之中,形成有力的精神力量,巩固全面从严治党的文化基础。
1.3行为示范功能
红色家风不仅体现为理念和文化,更体现为老一辈革命家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具体实践,为当代党员干部提供了鲜活的行为示范。这种行为示范功能能够潜移默化地推动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养成优良的工作作风。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中始终坚持公而忘私、清廉节俭的作风,他们不仅以严格的自我要求树立了典范,更通过对子女和后辈的家风教育传递了廉洁从政的核心价值观。例如,朱德总司令一生以身作则,坚持公私分明,从不利用职权为家人谋利,这种行为示范为后世党员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引。当前,党风廉政建设正处于深化阶段,部分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上仍存在松懈现象,如贪图享乐、官僚主义等问题仍然突出。红色家风的行为示范功能能够对这些问题起到直接的矫正作用,结合典型人物和案例的传递,让党员干部意识到廉洁从政不仅是组织的要求,更是自身道德品格的体现,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2 红色家风融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2.1教育引导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挑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复杂环境中坚守初心、严守纪律,红色家风作为党性教育的核心内容,能帮助干部强化党性观念、增强廉政自觉,为清正廉洁的党内政治生态夯实思想基础。红色家风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思想内涵和实践经验为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和廉洁意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红色家风的教育引导需要将其系统纳入党性教育体系,形成常态化学习机制。具体而言,应依托党校、干部学院等教育机构,开设专题课程,全面解读红色家风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核和时代价值,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同时,可以通过编纂红色家风故事集、开展案例分析等方式,将老一辈革命家的廉洁事迹与当代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相结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结合新兴传播手段,运用网络课堂、虚拟展馆等数字化工具扩大教育覆盖面,使红色家风的教育资源更加贴近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
2.2实践推动
红色家风的作用需要在实践中充分体现,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更加深入务实。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家风的长效机制,将红色家风的精神实质融入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一方面,应在党内形成规范化的家风建设制度,将红色家风教育纳入党员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党员干部将廉洁自律要求延伸至家庭领域。比如定期开展家庭助廉活动,通过组织家属参与红色家风学习分享会和专题研讨,强化家庭在廉政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选树一批传承红色家风的先进典型,以事迹报告会、影像宣传等形式强化正面引导。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强化家风审核机制,注重考察党员干部在家庭关系、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廉洁表现,形成风清气正的用人导向。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要求全党形成持久的廉政意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能够确保红色家风传承不间断,从而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坚实的实践保障。
2.3社会宣传
红色家风的广泛传播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廉尚洁的价值共识,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红色家风宣传需要充分调动多种传播资源,创新传播形式,提高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一是依托主流媒体平台,制作红色家风主题的专题片、纪录片,讲好革命家庭清正廉洁的感人故事,深化全社会对红色家风价值的认知。二是推动红色家风文化进社区、进校园,组织展览、讲座、文艺创作等形式,将红色家风的精神内核融入基层文化建设,使其深入人心。三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传播方式,设计符合年轻人审美习惯的短视频、动漫等内容,在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以扩大红色家风的受众范围。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红色家风的宣传和弘扬,比如组织非营利机构策划相关活动,提升传播的广泛性和影响力。新时代的党风廉政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红色家风的社会宣传能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践行清正廉洁的价值观,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为党风廉政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红色家风作为老一辈革命家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对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政治教育到文化传承,再到行为示范,其思想内涵与实践路径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红色家风的传承与融入需要与时代需求紧密结合,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完善实践机制、强化社会宣传,为全面从严治党注入更多精神动力,为营造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奠定更加坚实的文化根基。
参考文献
[1]罗燕霞. 红色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D]. 兰州理工大学, 2023.
[2]吴静. 老一辈革命家红色家风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作用及路径研究[D]. 西南科技大学, 2023.
[3]韩乐馨,雷家军.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红色家风的基本特征探析 [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2, (06): 56-61+70.
作者简介:李雪莲,出生年月:1975-10,女,汉族,籍贯:河北廊坊,所在院校:中共廊坊市委党校,职称:副教授 学历:本科,学位:无,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