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研究
丁天宇
吉林省榆树市第三实验小学校 吉林 长春 1304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标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学迎来新的发展方向,跨学科教学成为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与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路径。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打破了学科界限,整合音乐与其他学科资源,为小学音乐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与发展契机。本文深入剖析新课标视域下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的必要性,详细探讨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旨在为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推动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研究
一、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新课标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要求。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强调打破学科界限,促进知识的融合与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跨学科教学,能够让学生从多个维度感知音乐,丰富音乐学习体验,提升音乐学习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新课标视域下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的必要性
(一)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综合性,倡导通过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音乐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跨学科教学,能够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要求,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能力。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跨学科教学能够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接触到其他学科的内容,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例如,音乐与语文的融合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音乐与美术的结合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和艺术表现能力。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模式可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跨学科教学以其新颖性和趣味性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音乐与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其他学科元素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小学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一)音乐与语文
语文和音乐在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方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语文中的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与音乐的节奏、旋律相得益彰。同时,音乐能够为语文学习增添情感色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学作品的内涵。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配上相应的古典音乐,能够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二)音乐与美术
音乐和美术同为艺术学科,在审美和情感表达上具有共通性。音乐通过声音和旋律传达情感,美术则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展现意境。学生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进行美术创作,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反之,美术作品也可以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和理解,为音乐学习提供丰富的灵感来源。
(三)音乐与体育
音乐与体育在节奏和身体协调性方面相互关联。体育活动中的韵律操、舞蹈等项目都需要音乐的配合,音乐的节奏能够为体育动作提供节拍和韵律,增强体育活动的美感和表现力。同时,体育活动中的身体律动和节奏感训练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的节奏变化,提高音乐学习效果。
四、新课标视域下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策略
(一)主题式跨学科教学策略
确定主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选择一个具有跨学科融合潜力的主题,如“大自然的声音”、“节日的欢乐”等。学科融合要围绕选定的主题,将音乐与语文、美术等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例如,在“大自然的声音”主题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描写大自然的声音,创作相关的诗歌散文;美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大自然的声音为灵感进行绘画创作;科学教师可以讲解大自然声音产生的科学原理;音乐教师则引导学生聆听、感受和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创作相关的音乐作品。同时在在教学过程中,各学科教师密切合作,共同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通过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深入探究主题,实现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二)项目式跨学科教学策略
项目设计,教师设计一个具有实际意义和挑战性的项目任务,如举办一场校园音乐会、制作一个音乐微电影等。项目任务应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综合运用音乐、语文、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来完成。
成果展示与评价,项目结束后,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向全班同学汇报项目完成情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内容不仅包括项目成果的质量,还包括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表现。
(三)情境式跨学科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将音乐学习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情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场景或一个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民族音乐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民族音乐之旅”的情境,带领学生穿越不同的民族地区,了解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在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例如,在“民族音乐之旅”情境中,语文教师可以介绍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美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各民族的服饰和建筑;音乐教师则引导学生欣赏和学习各民族的音乐作品,学唱民族歌曲,演奏民族乐器。通过情境式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感受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情境式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四)信息化跨学科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软件等信息化手段,收集和整合与音乐教学相关的各种资源,如音乐视频、动画、图片、音频等。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展示,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例如,在学习音乐欣赏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演奏形式和艺术风格。
开展在线学习与交流,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开展跨学科的在线学习与交流活动。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跨学科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在线讨论、合作学习和作品展示。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与同学、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创作成果。例如,在开展音乐创作项目时,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上传自己的音乐作品,并接受其他同学和教师的评价和建议。
运用音乐教学软件,利用专业的音乐教学软件,如音乐制作软件、音乐游戏软件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音乐教学软件可以将音乐学习与游戏、创作等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例如,通过音乐制作软件,学生可以自己创作音乐作品,将音乐学习与信息技术、创意表达等学科能力培养相结合。
六、结语
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主题式、项目式、情境式和信息化等多种跨学科教学策略的实施,以及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建设、课程设置与管理、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的保障措施,能够有效推动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的开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和实践跨学科教学,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欧阿芳.谈跨学科要素在小学音乐敎学中的融合[J].甘肃教育, 2019(2):1.
[2]张业茂,应乐.情感共生:小学音乐与美术欣赏课程的融合共生模式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24(3):5-11.
[3]张浩程.以生为本,跨度有方: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24(9):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