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数学强化练习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的探讨

作者

王科强

江西省永新中学 邮编:343400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课堂教学与强化练习是其中两个重要环节。本文以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为基础,探讨了强化练习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衔接策略,旨在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强化练习;课堂教学;有效衔接

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主阵地,而强化练习则是巩固知识、提升技能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与强化练习往往存在脱节现象,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具有知识体系完整、注重能力培养等特点,如何将强化练习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强化练习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的重要性

(一)促进知识理解与掌握

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而强化练习则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衔接能够使学生在练习中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发现知识漏洞,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课堂教学注重思维方法的引导,强化练习则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两者的有效衔接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运用和拓展课堂所学的思维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有效的衔接能够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与课后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课后主动进行强化练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提高教学质量

强化练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不断进步,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

二、当前强化练习与课堂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脱节

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只注重课堂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强化练习的目标。导致强化练习与课堂教学目标不一致,无法有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练习效果。

(二)内容重复或偏离

在练习内容的选择上,存在与课堂教学内容重复或偏离的现象。一些练习只是对课堂知识的简单重复,缺乏拓展性和创新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另一些练习则与课堂教学内容关联不大,学生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导致练习效果不佳。

(三)方法不匹配

课堂教学与强化练习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存在不匹配的情况。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思维的培养;而在强化练习中,学生往往采用独立练习的方式,缺乏教师的指导和互动。这种教学方法的不匹配,使得学生在练习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影响了练习的效果。

(四)评价单一

目前,对强化练习的评价主要以学生的答题结果为主,评价方式单一。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情况,也不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三、高中数学强化练习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需注重课堂教学目标与强化练习目标的协同一致。清晰界定课堂教学应达成的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层面的目标,并以此为基石,精心设计强化练习。以解析几何为例,若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为使学生理解直线方程的不同形式及其适用条件,并具备根据已知条件求直线方程的能力,那么强化练习目标便应围绕此展开。练习可着重训练学生运用不同直线方程形式解决具体问题的熟练度,像根据两点坐标求直线方程、根据直线斜率与一点坐标求方程等。同时,设置一些综合性问题,让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强化练习有效巩固并拓展课堂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选择强化练习内容时,需紧密贴合课堂教学内容,以保障练习的针对性与代表性。针对课堂教学重点知识,要设计专门练习强化巩固。比如函数章节中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等重点概念,可通过不同题型练习,加深学生理解与记忆。对于难点知识,如复合函数求导,要设置分层练习,由易到难逐步突破,助力学生攻克难点。同时,不能局限于课堂所学,要适当拓展练习内容。引入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新知识、新方法,拓宽学生视野。如学习立体几何时,在掌握基本空间图形性质后,可引入空间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让学生接触新思路[1]。此外,设计一些综合性、创新性题目,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像将数列知识与经济问题结合,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综合素养。

(三)教学方法的互补性

课堂教学与强化练习在教学方法上应实现优势互补。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灵活运用讲授法清晰讲解知识脉络,借助讨论法激发学生思维碰撞,通过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奥秘,以此培养学生思维与创新能力。强化练习阶段,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发挥重要作用。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成员间相互交流、启发思路,共同攻克难题,在合作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学习困难学生,个别辅导法不可或缺[2]。教师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克服学习障碍,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四)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全面评估学生学习过程与能力发展意义重大。评价方式涵盖多个维度,课堂表现评价是重要一环,着重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热情,是积极踊跃发言还是消极被动旁听;观察其思维活跃度,能否提出独特见解、能否快速理解新知识;以及合作能力,在小组活动中能否与同学有效沟通协作。作业评价则聚焦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水平,从作业完成质量、解题思路等方面进行考量。测试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与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不同题型、不同难度的试题,全面检验学习成果[3]。此外,要重视评价反馈,及时将结果告知学生,使其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进而调整学习策略,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结论

强化练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以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为基础,通过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方法的互补性和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等策略,可以实现强化练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灵活运用各种衔接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共同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兰正清. 有效课堂练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J]. 智力, 2024, (15): 152-155.

[2]李玥. 课堂练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J]. 宁夏教育, 2024, (04): 53-54.

[3]宋睿涵. 强化练习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环节 [J]. 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 2018, (01):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