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品午餐 趣享自主
翟秀娟
镇江市丹徒区黄墟中心幼儿园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陶行知先生说: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生活中蕴藏着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学习是随时都在发生着。进餐作为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个重要生活环节,对于幼儿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指南》中提出的五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幼儿都可以在进餐环节获得相关的经验。
于是,我们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开展了幼儿自主进餐的尝试,从“教师打饭菜”模式切换到“幼儿自主进餐”,我和孩子们都很认真的摸索着、调整着……
第一阶段: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当饭菜端到班上的时候,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请你们自己打饭菜。”孩子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情。但是在打饭的过程中,问题出现了:
1.发现问题
问题一:排队等待的时间过长
问题二:部分孩子不会抓菜勺
问题三:打到最后饭不够了
问题四:进餐中非常吵闹、混乱
当问题出现时,我并没有介入,而是及时用照片的方式拍了下来,将自主权还给孩子,在用餐结束之后和孩子们展开了讨论。当孩子们看到照片后,自己发现了问题、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寻找解决方法。
2.解决方法
学前儿童在生活的各种表现是评估他们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老师要重视孩子的生活活动,使他们的有关生活自理能力逐步得到提高。通过和孩子们的讨论,我们有了以下解决方法:
问题一解决方法:
最初自主打饭的时候,孩子们是一组单排打饭,等待的时间比较长。孩子们就此展开讨论:能不能分成2组,同时在桌子的两边打饭、可不可以多准备几个饭勺同时打饭。于是,他们根据商量的结果,分成了两组,每组两排同时打饭,需要拿几把勺子的问题也解决了,并且还互相提醒每人打饭菜的速度再稍微快一些。孩子们主动发现问题、并就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解决了问题,真正体现了自由自主。
问题二解决方法:
孩子们提出让打菜姿势正确、动作灵活的悦悦小朋友示范使用方法,然后在生活区中提供这些饭勺和菜勺,让他们自主练习。
问题三解决方法:
孩子们首先提出请食堂的阿姨多打点饭给我们班,然后每个人吃多少打多少,保证吃饱的情况下不浪费。
问题四解决方法:
我和幼儿针对文明进餐行为展开了讨论,并制定出进餐规则,形成进餐公约。在讨论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想到了需要遵守的公约,还每组选择了一条公约,分组讨论了怎么用图标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了我们班的进餐公约。
进餐公约的出现,进一步地激发了幼儿自主进餐的主动性和跃跃欲试的兴趣,使每一位孩子都自主参与,对他们文明用餐形成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公约的提出,使儿童有规范可遵守,并愿意遵守。
第二阶段:再度尝试,优化细节
在综合了孩子所有的意见之后,我们将餐具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调整前: 调整后:
饭盆、菜盆 各1个, 饭盆、菜盆 各2个
饭勺、菜勺 各1把, 饭勺、菜勺 各4把
在餐具和公约都到位之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的尝试。之前出现的问题和情况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
问题一:排队情况有点混乱
问题二:在打饭和进餐中仍然有点吵闹
我再一次的将问题抛给孩子,有的幼儿说:可以在地上贴上四条直线,让小朋友们站在直线上排队就不会混乱。
有的幼儿说:有一些小朋友没有遵守进餐公约。那怎么样督促所有的小朋友都遵守进餐公约呢?根据他们的讨论和要求,我们的自主进餐习惯养成表出炉了:在每次用餐的过程中,如果做到了公约里的要求,就可以在自己名字相应栏里贴上一个小星星或者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以一周为限,得到三个标记以上的孩子,就可以让自己的小粉兔往上跳一跳,最后看看你的小兔跳到了哪里,跳的越高,说明完成的就越好。
第三阶段:调动积极性,形成自律
当打饭线路和表格张贴好,孩子们的积极性明显又提高了很多,于是我们再次进行了尝试。有了地面上线条的张贴,孩子们明显队伍排的更整齐了,打饭的速度也非常快。用餐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自觉地遵守公约的内容,努力做到文明用餐。同时,他们还不忘相互提醒、督促,使得他们的用餐习惯再次提升。孩子们在这样自由宽松的氛围中逐渐喜欢上进餐,并期待着下一次进餐环节的到来。
儿童时期是形成各种良好习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幼儿在自主进餐过程中,便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自律倾向,从而良好的性格也会逐渐形成、发展,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
第四阶段:建立服务意识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家长们包办代替过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缺乏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孩子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具有熟练的自理能力以及为他人服务的能力和意识,热爱劳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的生活教育包括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两大方面。通过幼儿在园的生活活动,可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当个体的进餐习惯逐步养成后,我们又引导幼儿讨论为集体服务的内容,使幼儿将视角从个体扩展到集体。由于大班孩子已经养成了值日生的习惯,所以经过讨论,他们觉得可以分为进餐前和进餐后。餐前:将餐台准备好,分发餐具。餐后:收拾中间托盘、抹桌子,扫地。每天他们都能自主进行分工合作,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正在逐步建立。
第五阶段:创设温馨环境,愉快进餐
《指南》健康领域中指出:情绪愉快与安定是孩子保持身心健康以及适应周边环境的重要条件。为了让孩子乐意用餐,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年龄等特点,营造轻松、自在的氛围,比如:在用餐前中、后都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给予幼儿轻松、舒服的感觉。同时,可以给予孩子轻声交流的需要,在这样的氛围中体会到进餐的快乐。
第六阶段:自主选择用餐位置、伙伴
1.自主选择午餐位置
对于幼儿来说,任何的微小改变都能引起他们的新奇感,换个位置也是一件很有趣、很新鲜的事情,班级里的每个座位对他们来说都很有独特性,给予幼儿午餐位置的自主权增加了幼儿午餐的乐趣,他们用餐的心情变好了,食量也增加了。
2.自主选择进餐伙伴
与自己喜欢的同伴在一起用餐,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幼儿能自由选择用餐的伙伴,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们利用空余时间提前约定好共同进餐的同伴。同时,教师还可以在餐前组织“找朋友”的游戏来让幼儿自主结对“餐伴”。
自主进餐是课程游戏化的一部分,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使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一步,所以进行自主午餐,更便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文明进餐习惯,让幼儿健康成长。对教师来说,改变最大的则是我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它让教师学会站在儿童的角度去发现、引导幼儿,最大程度地支持幼儿、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
我们的自主进餐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将继续深入探索幼儿“自主进餐”活动,进一步探索一日生活每个环节中,孩子学习与发展的每一个契机,捕捉孩子的学习能力。让我们一起愉快进餐,将自主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