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刘晓斌 陈晓枫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木王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初中生提供了更多自主、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为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旨在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如何通过课内阅读指导、课外阅读规划、课堂阅读交流、家校共建等策略,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这一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积极开展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学生阅读时间紧张、阅读积累不足、阅读方法掌握不牢等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了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质量和阅读习惯。因此,研究“双减”背景下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一、双减背景下培养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意义
“双减”政策的出台,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吹散了笼罩在学生头顶的课业重负。这一政策不仅为学生们赢得了更多的自由时间,更为他们探索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提供了可能。在没有了繁重的作业压力后,学生们得以沉浸于书海,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通过教师的悉心引导和培养,学生们逐渐发现了阅读的魅力所在,从最初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阅读兴趣被悄然点燃,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他们的语文学习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课内阅读指导
课内阅读作为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核心途径,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政策导向下,教师需更加聚焦于课内阅读的指导,确保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高效的阅读体验与深度的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阅读状态,及时捕捉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这些问题可能源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障碍,也可能涉及对文章主旨、情感、结构等方面的把握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开展精准的阅读指导,通过个别辅导、小组讨论或全班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逐一攻克难关。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渗透多种阅读方法。例如,对于如何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如标题、段落首句、尾句等,从而快速把握文章大意。对于如何提炼阅读要点,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使用摘要、笔记等方法,将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核心观点进行提炼和总结。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还能帮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系统的思考和归纳能力。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课外阅读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应用,逐步将这些方法内化为自己的阅读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内阅读指导与课外阅读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的阅读习惯将得以有效培养,为他们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外阅读规划
课外阅读在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拥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课后时间,这为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不仅是为了拓宽知识面,更是为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效率和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学期为单位,制定整本书的阅读计划。这种规划不仅有助于学生对阅读任务有清晰的认识,还能促使他们合理分配时间,确保阅读的持续性和系统性。例如,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每个学期选择1-2本经典或适合其年龄段的书籍进行阅读,并根据书籍的篇幅和难度,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如每天固定时间阅读半小时或一小时。这样的规划既能保证阅读的深度,又能避免阅读任务过于繁重,影响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实施阅读计划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高效阅读,如通过快速浏览了解书籍概况,利用标注、笔记等方式记录阅读中的重点和感悟,以及定期回顾和总结阅读内容,以加深理解和记忆。这些方法的运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还能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阅读的热情,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课堂阅读交流
课堂阅读交流是增强学生阅读热情与表达技巧的关键步骤。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教师更应积极组织阅读分享课,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通过鼓励学生踊跃分享阅读心得与感悟,不仅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还能在互动中锻炼并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与综合阐述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交流课,不仅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与表达能力。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慈母情深》,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深厚情感。随后,在阅读交流课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上台,分享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这种分享不仅限于对文章内容的复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如母爱的伟大、亲情的珍贵等,从而激发学生对亲情的共鸣与感悟。为了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设置互动环节,如提问、点评等。在分享结束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发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既肯定优点,也指出不足,并给予改进建议。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结语
“双减”背景下培养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发展,提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有助于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汤耀武.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学周刊,2023,(07):130-13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07.043.
[2]全顺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J].试题与研究,2022,(31):100-102.